四时养生与饮食之思

罗仕元大师川菜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四时养生与饮食之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顺应自然、依时养生是生活的常态。但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反季节蔬菜瓜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传统养生角度来看,遵循自然规律,选择当季蔬菜瓜果,更契合身体的健康需求。反季节蔬菜虽丰富了餐桌,却可能因生产条件与自然规律存在差异,带来一些不协调。因此,在食物选择上,我们既要考虑现代生活的需求,也要汲取传统养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生之际,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此时,芽苗菜成为春季饮食的佳选。春季韭菜因气温适宜,长势良好,香味浓郁,故有“香韭”之美誉。然而,秋冬时节,气温降低,韭菜生长受限,营养与口感大不如前,因而不太适宜食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长之时,植物生长旺盛,夏季蔬菜瓜果皆可尽情享用。夏季吃姜搭配红辣椒,不仅能提升食物风味,还能在湿热气候中助于开胃祛湿,促进消化。例如川菜中的仔姜肉丝与甜椒肉丝,二者用量比例稍作调整,便能成就不同美味。四川甜椒,又称“灯笼海椒”,形似灯笼,个头小巧,为夏日餐桌增添一抹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收季节,既是农忙时刻,也是人体收敛之时。“贴秋膘”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意指入秋后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应对寒冬。但并非人人皆宜,现代生活中,居住环境温暖、体力劳动较少的人,应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合理规划饮食才是健康之道。秋季可选用温补脾胃的食材或药材烹制食物,如回锅肉搭配茭白(四川人称“高笋”),既能温补脾胃,又能祛湿燥热,成就秋日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藏之季,万物闭藏,人体饮食宜偏温热。鸡肉、牛肉、羊肉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材,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抵御寒冷。尽管冬季蔬菜相对匮乏,但四川地区的饮食文化却丰富多彩,芽菜回锅肉、大头菜回锅肉等创新菜品,让冬季餐桌同样精彩。其他地区也可依据本地物产和气候,选择适宜的冬季食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锅肉这道四川家常菜,堪称四时皆宜的美味。春季,韭菜炒回锅肉,清香扑鼻;夏季,仔姜回锅肉,鲜嫩爽口;秋季,茭白炒回锅肉,口感丰富;冬季,芽菜、大头菜或苕皮回锅肉,别具风味。回锅肉还可与“连锅汤”完美搭配,如春季豆芽连锅汤、夏季莲花白冬瓜连锅汤、秋季大白菜连锅汤、冬季萝卜连锅汤,一家人围坐一桌,共享热气腾腾的美食,温馨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遵循自然规律,合理选择食材,既能享受美食的乐趣,又能维护身体的健康。从四川回锅肉到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背后,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健康生活的不懈追求。知时节、辩食物、品美食、且养生,这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值得我们用心去实践和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