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北端,东连台州路,西接桥弄街,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标志。</p><p class="ql-block">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由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建造,后因风雨侵蚀、战乱等原因多次坍塌与重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桥身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重建,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杭州富商丁丙主持再次重建,才有了留存至今的拱宸桥。</p><p class="ql-block">“拱宸”二字出自《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与“共”通,“宸”与“辰”通,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也有说法认为,“宸”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是为迎接...</p> <p class="ql-block">走到桥上,凭栏远眺,运河水波荡漾,载着货物的船只缓缓驶过,货船的马达声与远处的市井喧嚣交织在一起,是古老与现代最真实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桥西是网红的桥西直街,是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拱宸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是杭州人心中关于运河最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5.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