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闲的没事翻看抖音,突然一个孩子在传唱《求缺》</p><p class="ql-block">“有人婚姻不好他子女优秀</p><p class="ql-block">有人婚姻幸福但身体欠佳</p><p class="ql-block">有人事业成功不能兼顾着家</p><p class="ql-block">有人家庭和睦日子过得清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泪流满面中,心生惆怅。这人生啊,太圆满了,反倒叫人心里不踏实,像是悬着,没个着落。你看那天上的月,一年里头,能有几回是滚圆滚圆、分毫不差的?大多是缺着一块,或如钩,或如弓,斜斜地挂在树梢上、楼角边,那光也是清清冷冷的,带着些许的朦胧,反倒更有味了。圆满自是好的,但那圆满之前的缺,那一点点未尽的意味,才是牵引着人心,叫人夜夜翘首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年轻时读这诗句,只觉得是快意恩仇,是纵情高歌。如今再品,却咂摸出里头藏着的大悲凉。正因为“得意”是短暂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油花,一吹就散,所以才要“尽欢”。那“尽”字里头,有多少是酣畅,又有多少是明知不可留而强留的无奈呢?大喜之后,往往跟着大悲;登临绝顶之时,便已看见了下山的路。这起伏折叹,本就是生命的常态,谁也逃不脱的。</p><p class="ql-block"> “福不可享尽留三分给子孙,利不可全贪留三分给他人,功不可占满留三分给伙伴,人这一生不求事事都圆满,得失要淡然,万事都随缘”,追什么功名,追什么利禄?看年轻人削尖脑袋向上翻滚,看宦海沉浮,利益困顿,原来还做思考,现在到了一把年纪,也就只是哂笑而已了。</p><p class="ql-block"> “大起大落要参半,人生不要求太圆满,做事要留缺憾,做人要留余地,事事圆满遭妒忌,知足常乐才如意”,刚惊醒,醉眼朦胧,恍恍惚惚,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想想自己的一生,猛一回头,竟已站在这黄土岭上,前望是迷迷蒙蒙的暮色,后看是深深浅浅的脚印。自己的父母跟前,总算还尽了几年孝心,承欢膝下,有过些温暖的时日。可一想到婆家那边,心里便像堵了一块湿冷的石头。那份本该是深沉的、温厚的爱,不知怎的,总是隔着些什么,淡淡的,怎么也暖不透。这或许便是命里注定的一处“缺”吧,任你如何努力,也填它不满。</p><p class="ql-block"> 至于那事业功名,我自来便是不求的。在一个平台上,但求能畅所欲言,做些有意思的事,见识些高明的见解,便觉是莫大的快活了。看着那些为了半级官衔,将一身筋骨都软成绕指柔的,心里只觉得可怜又可笑。我这般性情,大约便是人人口中的“钢铁直女”了罢?不懂得转弯,学不会附和,心里想什么,脸上便是什么。这世道,容得下“钢铁直男”的莽撞,却容不下一个女子的耿直。也罢,这又是一处“缺”了,缺了那八面玲珑的世故,却也保全了心里头那一方干干净净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夜更深了,风里带着彻骨的寒。我拢了拢衣裳,将那半杯残茶一饮而尽。茶已凉透,苦涩之味更甚,直沁到心底去。回首这半生,争过的,忍过的,欢欣过的,遗憾过的,到头来,似乎都化作这唇齿间一声空空的叹息,散在这无边的夜色里,寻不见踪影。“人生不要求太圆满,做事要留缺憾,做人要留余地,事事圆满遭妒忌,知足常乐才如意,得失要淡然,万事都随缘”……</p><p class="ql-block"> 随着这歌声不断的涌现,我这心头反倒松快了些。既然月缺是常态,人这一生的憾恨,怕也是常态了罢。不求圆满,但求真实地活过,带着一身的不完美,踉踉跄跄地,走完这长长的黄土岭。如此,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