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的烦恼

加州橙子

<p class="ql-block">  我外出旅行的糟心事儿跟别人无关,全是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有晕车的毛病,小时候比现在还厉害。</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中期,父亲和母亲都离家外出,一个去“干校”劳动,一个去搞“四清”,地点都在离城二十几公里远的龙泉驿区。每次坐长途汽车去看他们,我人还未上汽车,头就开始晕眩,胃开始翻腾,加上长途汽车窗户很小,往往还不能打开,对晕车的人来说,那种如同被闷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让人想到三个字“活受罪”。每次既想去看父母亲又怕去,出行前要做几天的心理建设。</p>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晕车特别严重,哪怕是说起“汽车”两个字,人都感觉晕乎乎的。我特别羡慕不晕车的人,当他们在车上或悠闲地欣赏风景,或谈笑风生的聊天时,我却正强忍着恶心,冷汗直冒,不敢说话,不敢闭眼,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一动都不敢动。深害怕动弹一下,胃里的翻腾瞬间就会喷涌而出。那会儿还不懂按压身体的某个穴位,或在肚脐上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可以减缓晕车症状,这些方法后来我都用过,还是管用的。</p><p class="ql-block"> 刚到美国时开了三年车,主要是送女儿去学校和超市买菜,距离都没有超出二十英里。对我这种既要晕车又害怕开车的人来说,自己开车上路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女儿考上驾照后,我马上宣布再也不开车了。不开车是可以的,但不坐车却不可能。洛杉矶是轮子上的城市,没车根本无法生活。也许是经常坐车而产生某种适应性吧,有几年我晕车的毛病得到了缓解。</p> <p class="ql-block">  但事实证明,长距离和路况糟还是晕车的滑铁卢。有一次跟旅行团去旧金山,一路全是坐车,出发前心理压力就很大。好在是大旅行车,路况和司机技术都很好,所以旅游前几天状态还不错。去优胜美地那天却出了幺蛾子,因走盘山公路,车子在山里转来转去,整个人都被转晕了,晕车症发作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景点下车游览,别人都兴高采烈地照相观光,我却脸色惨白的坐在石头上,不断地做深呼吸,强压胃里的翻腾,根本无心身边的风景,那种难过劲儿不晕车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后来,凡是去有绕山公路的地方我都一概谢绝。</p> <p class="ql-block">  后来有几年我的晕车症似乎有了好转,坐四五个小时也不会晕车。我以为晕车这个出行的最大障碍终于被我甩掉了,为此感到庆幸。但不知何故,最近一年来我又开始晕车了。有一次去只有十来英里的地方吃饭,回程才走了一半就感觉不对劲了。当时坐的女儿车,座位特别低,又因堵车一直走走停停,加上女儿开车的一些坏习惯,我的晕车症发作了,不得不叫她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散了好一阵步才敢坐回车里,头晕胃堵直到半夜才好转。前不久去九十英里外的度假村也出现晕车的征兆,幸好还没有严重到必须下车时,目的地到了,但晚饭是没法吃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外出遇到晕车,我都发誓赌咒地说“我再也不出来了”,老公和女儿都笑我,说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遍,都没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不想扫大家的兴,每次全家人都出去就你一个人不去,显得太不合群了。但说句老实话,我是真心讨厌坐车,讨厌堵车,讨厌闻汽油味(听说有人喜欢闻汽油味),讨厌似乎永远到达不了的远方。但远方往往很诱人,所以尽管知道晕车难受,最后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每次都经不住诱惑再次踏上旅途。</p> <p class="ql-block">  据说晕车是“平衡感失调”,与耳朵内的神经有关,我觉得与身体状况也有关系,如果恰好那段时间生病,或头晚没睡好觉,都有可能引起晕车。我坐大车还好,但对小车特别敏感,车越好,越容易晕,二者成正比。万幸的是,我坐飞机和船都不会晕,这好歹给出行留下了很多愉快的回忆。不然的话,每一次旅游都在我心中会留下一丝阴影,那是多么遗憾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