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抚州·名人雕塑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秩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史籍浩瀚数千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望郡英杰归故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山水人文相映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诗歌画卷互牵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功勋熠熠兴华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气概雄雄贯九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穿越时空俯身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铮铮誓语效先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抚州·名人雕塑园</b>位于抚州凤岗河畔,以临川才子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汤显祖、王安石等历史名人的雕塑群像,兼具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中轴线上分布着66座雕塑,以“三元第”为设计核心,融合天地包容理念,牌楼巍峨彰显城市气韵; 以诗作“山水人文相映衬”描绘了雕塑园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结合的特色,既有“青山篁古”的意境,又蕴含“云绵曲韵”的文化韵味。 </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洒在迎宾大道上,我们老俩口随同凯美多团队走进了<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抚州名人雕塑园。</b>这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静静地铺展在城南,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等待人翻阅。838亩的园区里,绿意盎然,水波不兴,远处的石牌坊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几位游客正站在牌坊前合影,笑声随风飘来,给这份静谧添了几分生气。我们停下脚步,抬头望着那飞檐翘角的雕梁画栋,仿佛看见了千年文脉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主道前行,一座巨大的青铜鼎矗立在广场中央,古朴厚重,纹饰繁复却清晰可辨。阳光洒在铜面上,泛出温润的光泽。不少游客围在周围拍照,有人撑着彩色雨伞,像是为这庄重的场景添上一抹活泼的色彩。我走近细看,鼎身上的铭文虽不识其意,却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它不只是雕塑,更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抚州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鼎前,抬手指向顶部,神情专注,恍惚在向同伴讲述某段尘封往事。我绕着底座走了一圈,石砖地面平整坚实,映着蓝天白云,四周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有序。</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片开阔地带,我们踏上一座桥。桥面不宽,但人流络绎不绝,许多人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朵朵移动的花。桥下是平静的水面,倒映着高楼与绿树。阳光洒落,水面泛起细碎金光。我放慢脚步,任微风拂面,听着身后孩子们的嬉笑声,忽然觉得,这园子不仅是纪念名人的地方,更是城市生活的休闲地--人们在这里散步、停留、歇息、欢笑,把日常的烟火气融入了文化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桥的另一端,一座名为“文曲桥”的石桥静静横卧。金色的题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桥身典雅,栏杆上雕刻着细腻的花纹。我倚栏而立,远望现代化高楼与苍翠林木交相辉映,竟有种时空交错之感。一边是钢筋水泥的现代节奏,一边是诗书礼乐的悠远回响,而这座桥,恰好连接了二者。</p> <p class="ql-block"> 继续深入园区,明末清初江西广昌籍军事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揭暄的雕像和《揭子兵法》石刻出现在眼前。他手持长杖,目光深远,似乎正凝视着这片他曾经生活过的土地。雕像四周绿树环绕,草地上光影斑驳,湖面如镜,倒映着他的身影。阳光从右侧斜照过来,给整座雕像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我站在石阶上静静凝望,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敬意--这些被塑成永恒的人物,曾用他们的才情与风骨,点亮了抚州的文化星空。</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组石雕群静静伫立。一位穿黑白波点连衣裙的女士正轻触其中一座雕塑,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我走近细看,雕塑刻画的是几位古代贤者,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旁边还有一座拱形结构,像是象征着通往智慧之门。我也伸出手,指尖轻轻掠过冰冷的石面,宛如能触碰到那些文字背后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这组雕塑群细节丰富,人物衣褶流畅,神情生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吟诵一首史诗。我站在石阶上环顾四周,绿树掩映,蓝天如洗,耳畔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孩童的笑语。这里没有喧嚣的讲解器,也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我忽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并非只是刻在碑上的名字,而是当一个人站在这些雕像前,心中自然升起的那份敬畏与共鸣。</p> <p class="ql-block"> 路边一块指示牌立在草地中央,黄底红字,清晰地标示着“名人雕塑园”几个大字。金属框架与石质底座相得益彰,周围绿草如茵,几株小花随风摇曳。我顺着箭头方向前行,脚步也愈发轻快。这小小的牌子,像是一位沉默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走进抚州的历史深处。</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我们在一处石凳上坐下休息。石凳两侧雕着小巧的石狮子,憨态可掬。对面是一片开阔的绿地,远处高楼林立,现代与自然在此交融。几位游客坐在不远处谈笑风生,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画面温暖而宁静。我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写下几句感想,笔尖沙沙作响,如同这片园子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几座鱼形雕塑跃入眼帘。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鱼身腾空而起,顶部还装饰着球形灯,造型灵动,充满想象力。人们在雕塑前合影,笑声不断。四位“资深美女”忍不住上前打卡--这些现代艺术语言与传统主题的碰撞,让整个园区多了几分趣味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尊高大的雕像前,两块巨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红色的汉字与图案,庄重而醒目。一位女士站在碑前,穿着黑白波点裙,姿态优雅。我走近细读碑文,原来是《揭子兵法》,虽未记全内容,但那工整的字体与深沉的语句,已足以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文字不只是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一座多层的传统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从古画中走出。游客们在门前驻足,有人撑伞,有人拍照。我站在一旁静静欣赏,看阳光洒在屋脊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绚丽的光。这座建筑不只是一件展品,更像是一个活着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依然散发着光芒。</p> <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在“地震仪”前煮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花丛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粉嫩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绿植茂密,小路蜿蜒通向深处。一位女士正伸手轻触花瓣,墨镜遮不住她嘴角的笑意。我也蹲下身,闻了闻花香,心中一片澄明。原来,在这片以名人为主题的园区里,最动人的不只是雕塑,还有这些不经意间绽放的生命之美。</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一尊手持卷轴的石雕前。雕像庄重肃穆,底座刻有文字,讲述着一位先贤的生平。我仰头凝望,蓝天白云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一位穿紫色上衣的女士站在旁边,双手高举,满脸笑容,仿佛在拥抱这一刻的晴朗与美好。我微微一笑,也举起相机,将这一幕定格——历史与当下,在此温柔邂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回望园区,阳光依旧明媚。这座雕塑园,不只是纪念名人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栖息地。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历史,也遇见了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