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地重游,原不过是一种执拗的追寻。总以为旧地依旧,而人事已非,殊不知连旧地也未必依旧了。</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后,我又立于木塔巷口,恍如隔世。脚下的青石板路已被抹平,失了往日高高低低、磕磕绊绊的趣味。记得以前雨天,总要提起裤脚踮起脚尖跳过一个又一个水洼,那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在水光里泛着乌亮的色泽 而今连一片石板也寻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巷子窄了许多,门口“新疆大盘鸡”的招牌还在,不知是否还营业,两侧的商铺装修的很整齐,但整齐的有点生硬,虽然部分门头牌匾保留了一点复古怀旧的元素,但也抵不过现代化的气息。先前几处剥落的墙皮,如今全无踪迹可寻了,饮品店随处可见,几个穿着非主流的少年啜饮着杯中五颜六色的甜腻。</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间来金城的次数不少,但总是匆匆忙忙中离去,这次总算有时间有心情来这里, 其实我真正想找寻的是那家“金张掖搓鱼子”,不仅仅因为是家乡的美食,更多的是留下过遗憾。记得那时我刚到二院见习,生活费只剩下二十元了,那个年代汇款没有现在快捷,农村都在邮局汇款,收款也是一周后的事情了。规划了好久最终决定每天三元,只吃早饭和午饭,晚饭买几根黄瓜就当减肥了,木塔巷的菜市场就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也是比较亲民的餐饮购物场所 ,那时的木塔巷很热闹,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路过金张掖搓鱼子,炒面的香气扑面而来,店里坐满了食客,门口还在进进出出,胖哥站在门口笑容满面的招揽客人: “进来坐、进来坐!里面还有位置”,我的馋虫和食欲同时被勾起,手不由自主地捏了捏兜里羞涩的二十元钱,心想着要不先吃一顿,其他的事明天再说,与此同时一只脚已迈上了台阶,就在进门的那一瞬间还是犹豫了,超出预算就得向别人借钱,年轻而敏感自尊心又不愿意这么做,最后装做有急事的样子,连忙退了出来,以此来掩盖当时的不自在,然后仓皇而逃,可是那浓郁的香味始终留在记忆里,想着手头宽裕了再去,后来各种琐事终究还是再没去,那一次竟也成了最后一次,后来每每想起还是想再尝尝当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 金张掖搓鱼子”的招牌还在,只是失去了往日的热闹,门口冷冷清清,老板已换了人,是一对中年夫妇,也许我来的时候不是正常饭点,我是唯一的食客,男老板坐在椅子上刷手机,女老板在厨间忙碌,我点了一碗炒搓鱼,没多久就端了上来,看起来色香味俱全,我问老板“您是张掖人吗?”,她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我“你是张掖人?”,我“嗯”了一下,便结束了话题。迫不及待地吃下一口,味道不错,却已不再是当年的味道,一时间竟有点愣神,内心五味杂陈,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所留恋的从来不是这碗面或这个地方,而是在这里逝去的时光,以及时光里那个年轻的自己。为了不浪费食物我还是全部吃完了,老板问:“味道咋样?”</p><p class="ql-block"> “挺好吃的”,只是这一问一答多了些客套,走出店门,不知道是幻听还是从哪个怀旧的饮吧传出来多年前很火的一首歌(《这条街》)“如今已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你已不是当初的少年/我永远怀念你/陪我走过的每一天”,我寻声望去只见一对情侣模样的青年走在不远处,一人塞一只耳机,挽着胳膊,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听什么歌,一切都不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转身离开,不再留恋,我知道木塔巷还在,只是我的木塔巷已经不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