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暨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即将举行

云鸽飞翔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城市的轮廓在灯光中渐渐清晰起来。我站在江边,望着那一栋栋高楼被粉色与蓝色的光晕温柔包裹,像是现代文明在长江之畔写下的诗行。水面轻轻晃动,把整座城市的繁华揉碎成一片片流动的光影,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这样的夜晚,总让人觉得既热闹又安静——热闹的是城市的心跳,安静的是心底那份对美的触动。再过不久,这片熟悉的江景,将迎来一场更盛大的苏醒。</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晚,宜昌奥体中心将迎来属于长江的高光时刻。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将在这里落下帷幕,而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也将同步启幕。那一刻,烟花会准时在夜空中绽放,点亮长江的波光,也点燃人们对电影与文化的共同期待。闭幕式名为“唯见长江”,当《长江之歌》的旋律响起,大屏幕上闪过的不只是过去几十天的精彩瞬间,更是整条长江流域的文化脉动。我知道,那不仅是一场演出,而是一次深情的回望与致敬。</p> <p class="ql-block">这场盛典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电影与时代对话的舞台。今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M榜荣誉盛典将用大数据说话,从市场表现到社会影响力,全方位呈现中国电影的真实图景。年度影片、年度导演、杰出贡献奖……每一个奖项背后,都是光影背后的坚持与突破。而最让我期待的,是那些穿插其中的文艺展演——电影主题与地方文化交融,让银幕上的故事,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回响。</p> <p class="ql-block">我还听说,“六公主”会带着青年演员们开启一场“三峡影踪·探城记”的直播打卡。她们会走过宜昌的街巷,探访长江边的品牌与产业,把这座城市的温度传递给全国观众。想到她们站在桥上仰望烟花的那一刻,明月高悬,江风轻拂,仿佛整个长江都在为这场文化之约静静守候。这不只是明星与城市的邂逅,更像是一代人与长江记忆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其实从9月开始,这场艺术季就已经悄悄铺展成一幅长卷。武汉江滩的无人机光影秀划破夜空,编钟声穿越千年而来;美术展里,一幅幅画作诉说着长江的变迁;摄影展中,镜头定格了大河两岸的烟火人间。音乐周上,《长江组歌》唱得人心潮澎湃;电影周期间,《洪湖赤卫队》在老影院里重新焕发光彩。每一站,都是对长江文化的一次深情凝视。</p> <p class="ql-block">而到了闭幕这一刻,所有的声音、画面、情感都将汇聚在宜昌。这不是终点,而是一次新的出发。当影人走进“星光对话”,当学者围坐“大河对话”,当微短剧剧本在“视听长江”中被朗读,我忽然明白:文化从不是孤芳自赏的陈列,它是流动的、生长的,就像这条奔腾不息的江水。我们用艺术记录它,用电影讲述它,最终,是想让更多人听见它的声音,看见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电影频道推出的M榜,正试图用数据为这份美建立坐标。它不再只靠掌声和票房,而是用更科学的方式,去衡量一部电影的价值。AI影像人才优选计划的加入,也让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了托举梦想的新翅膀。我始终相信,真正的电影,既能走进数据系统,也能走进普通人的心里——就像那一晚的烟花,既照亮了天空,也映进了每个人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再过几个月,长江边又将迎来一场星光与江水交织的盛会。我不知道那天我会不会在现场,但我知道,只要江水还在流淌,这样的夜晚,就不会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