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稻乡~

泉城

<p class="ql-block">秋分时节,我来到济阳黄河北岸大堤下,站在田野中央,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诗意”雕塑静静立在眼前,像是大地写给天空的一封情书。不远处的标牌上写着“黄河·稻乡湾”,名字里就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河流的低语。稻田如绿绸铺展到天边,几栋农舍藏在树影里,阳光洒下来,连风都变得柔软。我忽然明白,所谓诗意,并非藏在远方的山川湖海,而是就在这片被阳光亲吻过的土地上,一穗稻、一阵风、一缕光,都是生活的吟唱。</p> <p class="ql-block">金黄的稻浪翻涌,仿佛大地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稻田中央站着一个稻草人,穿着稻草做的衣裳,头戴草帽,安静地守望着这片丰收的田野。它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得这片土地的辛劳与期待。飞鸟掠过头顶,远处的树林在阳光下泛着绿意,整个世界像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我站在田埂上,忽然觉得,这哪里是农人随意扎起的守望者?分明是田野里最沉默的诗人,用一生站成一首关于耕耘与等待的诗。</p> <p class="ql-block">一辆红色小火车停在稻田边,顶上撑着红白相间的遮阳篷,像从童话里开出来的邮差车,载着秋日的信件缓缓抵达。它不疾不徐,仿佛知道这片土地不需要赶路,只需要被温柔地经过。远处的树影和屋檐在阳光下静静伫立,稻田如海,风一吹,便泛起层层金浪。我想象着它沿着田埂缓缓驶过,车轮轻响,碾过的是季节的节奏,带走的是泥土的私语。这样的宁静,不是逃避喧嚣的逃离,而是生活本该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再次出现,这次它正沿着小路缓缓前行,轨道旁有路灯和护栏,像是为它铺就的专属诗行。背景里那座高大的玻璃建筑,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一只巨大的鸟笼,又像一座透明的宫殿,静静地守望着田野。它与稻田并置,现代与自然在此刻达成了某种默契。我不知那建筑里藏着什么,但它的存在并不突兀,反而像是这片土地伸向未来的触角——传统在生长,诗意也在进化。火车向前,稻浪翻滚,一切都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风来了,稻穗轻轻摇曳,像在低语,又像在歌唱。这片金黄的海洋无边无际,每一株稻子都挺直了腰杆,饱满的谷粒压弯了时光。远处的树林浓绿如屏,几只飞鸟划过晴空,留下几道自由的弧线。我站在这里,听不见城市的喧嚣,只听见风穿过稻叶的沙沙声,那是大地最朴素的旋律。丰收从来不只是农人的喜悦,它也是自然写给人类的一封情书,字字金黄,句句深情。</p> <p class="ql-block">田地被整齐划分,一边是金黄的稻田,一边是翠绿的菜地,像是大地的调色盘,被谁精心调配过。远处的农舍炊烟未起,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树林环绕四周,像一道温柔的边界。这里没有荒芜,只有秩序与生机的共存。阳光洒在每一片叶子上,也洒在我的肩头。我忽然觉得,所谓田园,并非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人在土地上劳作,土地也以丰饶回馈人心。这样的和谐,不需要宏大叙事,只需一眼,便足以让人心安。</p> <p class="ql-block">路边立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稻香猜谜儿”,下面九个方块里藏着农人世代相传的智慧。谜语朴素却深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些话像种子,落在心田里,生根发芽。它们不是考试题,而是土地的语言,是农人用汗水写下的生活哲学。我站在标牌前,仿佛听见了无数个清晨的锄声与黄昏的叹息。原来,诗意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这些藏在泥土里的真理,简单,却重如千钧。</p> <p class="ql-block">一条笔直的小路伸向远方,两旁是金黄的稻田,像一条金色的河流,载着阳光缓缓流淌。路旁有护栏和路灯,像是为归人点亮的灯塔。另一侧是青翠的植被,生机勃勃。天空湛蓝,云朵懒散地游荡。我沿着小路慢慢走,脚步轻了,心也轻了。这样的路,不通往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通向一种心境——开阔、宁静、被自然拥抱的踏实。原来,诗意的终点,不是某个景点,而是走着走着,忽然忘了目的地,只想一直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摄影:齐志国</p><p class="ql-block">文字:杨如仲</p><p class="ql-block">编辑:杨如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