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支教名师领航 同课异构研教相长——明德小学开展语文大教研课例展示活动

绥德县明德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能力,9月23日,明德小学在一部实验室成功举办语文大教研课例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抓手,特邀邗江区支教名师与本校教师同台授课,围绕二年级经典寓言《坐井观天》展开教学展示与研讨。全体语文组教师参与听课,县教研室教研员李绒、马菊、杜倩、王强全程指导,共同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  邗江区支教名师李思憓老师率先执教《坐井观天》。李老师以“寓言王国案件”为情境主线,引导学生化身“小侦探”参与破案,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兴趣。课堂中,她注重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通过字形解析、词语拓展等方式夯实字词基础;在朗读指导上,提炼“关注标点、抓关键词、体会心情”三妙招,帮助学生读好角色对话,层层推进学生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整节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现了名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课堂驾驭能力。</p> <p class="ql-block">  随后,安咪老师呈现了一节风格迥异的《坐井观天》。安老师以“声临其境”配音招募为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她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对话、合作朗读、趣味配音,并在“跳出井口看世界”环节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安老师注重朗读方法的渗透与迁移,结合采访角色、量化距离等策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语气与情感,体现了“玩中学、学中悟”的教学思路,课堂互动热烈,学生参与度高。</p>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研员李绒、马菊、杜倩、王强与邗江支教教师、副校长周娜及授课教师共同开展研课交流。教研员们充分肯定了两节课在四个方面呈现的亮点:一是情境创设真实生动,将知识学习与实践任务深度绑定,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主动“实践者”,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用”;二是任务设计层次分明,紧扣“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要求,以梯度任务推动学生思维从低阶向高阶自然进阶;三是学习支架搭建精准,针对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提供适度支持,既保障基础薄弱学生顺利参与,又为能力较强学生预留创意空间,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收获”;四是以读促教深入扎实,两位教师通过多元化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将视觉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在深度文本分析和角色代入中提升语文素养。各教研员同时围绕“如何深化寓意理解”“优化小组合作效率”“精准把控课堂时间”等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行为。</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语文组负责人周娜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促进了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是推动校本教研深度开展的有效途径。希望全体语文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加强反思与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实效,共同助力明德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 文稿:宋亚茸</p><p class="ql-block"> 摄影:武苗苗</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