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启动“国培计划(2025年)”学用转化工作 让国培成果扎根课堂

教师教育

<p class="ql-block">  9月23日下午,15名来自初中语文、英语、物理等学科的骨干教师主持人齐聚一堂新区实验学校的会议室,参加长葛市 “国培计划(2025)”项目县学用转化工作启动会。教体局班子成员袁新友和项目县首席专家王菊芬参会并讲话,标志着该市教师培训从 “输血”向 “造血” 的关键转型正式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副局长袁新友首先围绕“起好步子,稳中求进。带好队伍,凝聚力量。踔厉奋发,干出成绩。”三方面,强调如何开展学用转工作。他指出,国培计划的核心作用是雪中送炭、示范引领和推动教学改革。“校本研修不是走过场,而是关乎教师成长的加速度 、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他要求各位主持人扛牢 “引领人”责任,确保每个环节不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  “从南阳、长春的集中培训至今已过去一个月,但从提交的研修方案看,真正的研修活动还没开始。”王菊芬的开场白直指问题核心。她结合各校上交的方案,指出当前存在研修主题不精准、与新课标要求脱节、流程不完整等共性问题。为此,她详细解读了研修方案的十二项基本框架,要求各校围绕课堂真问题设计研修主题,确保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深度契合,并明确要求 10 月 9 日前完成方案优化。</p> <p class="ql-block">  “很多老师分不清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的区别。” 王菊芬特意强调,校本教研多是常规教学活动,如集体备课、青蓝工程等,而校本研修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系列问题解决活动,更强调“研”的过程和“修”的结果。她解释说:“研修就是要通过研究优化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是教研的迭代升级。”</p> <p class="ql-block">  针对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王菊芬重点讲解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她以《背影》教学为例:不是简单说“ 理解父亲形象 ”,而是要明确 “ 八年级学生结合文中 3 处动作描写,分析概括父亲深沉的爱,至少对应 2 处原文细节 ”。这种基于新课标、可观察可测量的学习目标设计方法,正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强化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从 “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变,是本次培训的另一亮点。王菊芬解释说,传统听课评课多关注教师表现,而观课议课则聚焦学生学习过程。“观课”教师要坐在学生中间,捕捉他们的微表情和答题细节,从学生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这种由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提出的研修模式,已被列为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的重要范式。</p> <p class="ql-block">  为让研修落地见效,王菊芬结合长葛实际,梳理出“选课 — 学课 — 研课 — 备课 — 上课 — 观课 — 议课 — 写课”的八步闭环路径。“选课要锚定真问题,比如 新课标下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低 ;学课要针对性储备理论;研课要把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每一步都紧扣“解决真问题、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目标,形成完整的研修生态链。</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启动会明确了从培训到实践的转化路径,为长葛市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王菊芬所说:“校本研修要把让教师成长作为出发点,让课堂提质作为着力点,让学生受益作为落脚点。”随着学用转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培成果将真正扎根课堂,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