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优化“体能课课练”内容设计与实践路径,阿龙山小学课题组于近日召开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系统化内容构建”与“教学实践融合”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取得了阶段性共识与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第一阶段,根河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叶善峰老师作《基于新课标与儿童发展规律的“课课练”内容设计理论框架》主题分享。叶老师从新课标要求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双重视角出发,提出“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大原则”的系统化设计模型,强调内容设计应具备系统性、趣味性、融合性三大原则,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能敏感期提出差异化训练策略,为课题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阶段,课题主持人牛修涛老师以水平二《篮球运球》为例,作了《“体能课课练”与主教材整合的实践案例》分享。案例聚焦篮球运球技术对上肢力量、动态稳定性和灵敏素质的需求,设计了“运球追击游戏”“障碍运球接力”等融合性练习,生动演示了如何将体能训练嵌入技能教学环节,实现“以体能促技能、以技能带体能”的双向赋能,为课题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教学范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自由研讨环节,课题组成员结合教学实际,围绕会前确定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依据新课标精神和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构建一个系统化,进阶性的“体能课课练”内容库?二是如何将“体能课课练”与每节课的主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的割裂现象,进行深度碰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研讨,课题组明确了理论方向,更通过集体智慧初步构建了各学段体能进阶的雏形,也探索出了多条与主教材融合的有效路径。并明确下一阶段将重点开展校本化“体能课课练”资源库建设与课例实证研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讨会既有理论构建,又有实践落地,有效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下一步,课题组将整合研讨成果,持续优化“课课练”内容体系,强化实证数据收集,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p> <p class="ql-block">供稿单位:根河市阿龙山小学</p><p class="ql-block">撰 稿:牛修涛</p><p class="ql-block">审 核:马 朝</p><p class="ql-block">图 片:赵东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