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黑暗岁月;总有一些故事,似激昂战歌唤醒民族灵魂。鲁南抗日义勇总队的成立与发展,便是这样一段震撼人心、不容忘却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鲁南,这片位于津浦铁路以东,沂河以西,滋临公路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的土地,在当时涵盖了邹县、滕县等诸多县区,宛如一颗战略明珠,在抗战的风云中举足轻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也点燃了鲁南人民心中的抗日怒火。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带着延安的指示与希望,匆匆回到特委驻地鲁南费县高桥镇。他像是一颗火种,迅速传达中央精神,号召大家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日寇的铁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热血沸腾的日子里,中共苏鲁特委积极行动,与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部以及各界爱国人士、地方武装首领建立联系,为抗日活动争取到了公开的舞台。许多共产党员更是在第五战区动员委员会中勇挑重担,发挥着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8 年 3 月,台儿庄战役打响,硝烟弥漫。中共苏鲁特委审时度势,转入敌后,在沛县、滕县、峄县等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如同三把利刃,狠狠地刺向敌人。这三支英勇的抗日武装,在 5 月 1 日齐聚枣庄以西的墓山,合编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张光中担任总队长,何一萍出任政治委员,这支拥有六百多人的队伍,就此踏上了抗日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中共临郯中心县委和红军干部在临沂、郯城地区组建的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以及费县南部大炉一带的民团武装,也纷纷加入,壮大了义勇总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义勇总队的成立,如同一面旗帜,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队伍不断壮大,士气高昂,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敌人闻风丧胆,却也引来了地主反动武装的忌恨。6 月,鲁南土顽武装头子申宪武部妄图分割包围义勇总队,然而,他们低估了这支正义之师的力量,被义勇总队打得落花流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7 月,年轻的政委何一萍在视察前沿阵地返回途中,不幸遭遇顽军伏击,壮烈牺牲,年仅 25 岁。他的离去,让全体战士悲痛万分,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抗日的决心。就在这时,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主力火速增援,与义勇总队并肩作战,彻底击退了顽固派的进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支队北返后,义勇总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毅然转向抱犊崮山区,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在这片广袤的山区里,他们整编了临郯青救团和四县边联大队大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 1938 年秋到 1939 年秋,张光中率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在四县边联地区纵横驰骋,为开辟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1939 年 10 月,这支战功赫赫的队伍奉命改编为鲁鲁游击支队,正式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成为了抗战大军中一支更加坚实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鲁南抗日义勇总队的故事,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不畏强敌,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鲁南的大地,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