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把桂香,稻香揉进晨光里时,我和朋友几个早早站在八一宾馆——说好的“向快乐出发”。第一站便是我领路驱车40几公里到一个古老大栗树多名为桥头辽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愧为大栗村,村边两条小河交汇,又高又大的栗子树沿着小河错落有致地排布在马路边。抬头望去栗子树的枝叶间还挂着晨露,褐色的栗子球像小刺猬似的缀在枝头,碰一下就会“簌簌”落。只是我们还早不过守候在当地的捡栗人。老李举起毛竹棒踮着脚够高处使劲地敲向大栗树,树太粗壮了,纹丝不动,偶尔风一吹落下一两颗便乐坏了,满地的壳一不留神就会有人刺扎了指尖,疼得直甩手,这番情景却把我们都逗笑了。我们分头蹲在地上捡滚落的栗子,剥开带刺的壳,露出饱满的褐栗仁,指尖沾着细碎的绒毛,空气里都是草木与坚果的清润气。“这颗够大!”“这颗真好!”“小心脚下,别踩扁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声响,在林子里撞出细碎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栗子林树下,我竟碰见了儿时的伙伴阿花,学生阿琴,还有两位家长,她们也是回来捡栗子的。看见他们时我眼睛一下子亮了:“好久不见!”惊喜像颗糖在心里化开,我们手拉着手在金黄的稻田旁,在陈旧的老屋门前,背后是挂着红灯笼的柿子树,对面是果实累累的百年香榧,梅姐给我们手机“咔嚓”个不停。阿花阿琴笑着把头发别到耳后,阳光落在我们扬起的嘴角上,连风都慢了半拍。</p> <p class="ql-block"> 从栗子村出来,继续向快乐出发,沿途路边,田埂边的野菜真多,有的正嫩得冒汁。梅姐眼尖,指着一丛贴地的绿:“是苦益!汤猪脚好吃!”我们停车蹲成一排,指尖掐着菜根轻轻撷取叶子,装了一袋又一袋,后备箱很快堆满还上下奔走舍不得放手离去。一个姐们说“摘干净,等会儿让厨房给添道菜,想想都美味!”就这样一路摘着苦益到林八坑20几分钟的路硬是停停歇歇用了一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正午的农家菜最是诱人。在我家厨师是我老同学阿英,超级棒。柴火烧的大锅焖的猪脚,肉烧鲜嫩味美的猪血,梅干菜扣肉,香气扑鼻,再配上刚地里摘的新鲜蔬菜,滚进肉汤里,鲜得人直咂嘴;还有肉炒茭白,糖醋嫩姜,早米果,炒土豆块,农家自种的扁豆,光头制作的炒酸菜,每一道都透着股子清爽。我们围着木桌坐,筷子伸长着夹菜,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从相识相知到最近的日常,芝姐说得好,大家都是主人,她半夜熬起的桃胶粥替代了酒饮,杯子碰在一起,这欢声笑语比院外的秋虫叫还热闹。</p> <p class="ql-block"> 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简单的晚饭后带着各自的收获返城了。路远身累,但我想姐们心里一定轻得很——因为快乐从不是多复杂的事,不过是三五好友同行,捡一捡秋实,尝一尝农鲜,再遇一段意外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这趟金秋农家约,是“向快乐出发”最妥帖的答案——毕竟,最好的时光,从来都在看得见秋光、守得住好友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