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孩子

敏格格

<p class="ql-block">  北京人的孩子和全中国的孩子一样快乐,平安。我这里说的北京人的孩子更有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要说北京人的孩子就不能不从我们的父辈说起。老北京人的儿时记忆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人特有的风俗、童谣、游戏中,我们的父辈有着数不清的美好时光。最值得一说的,一是“洗三”,二是“抓周儿”。</p> <p class="ql-block">  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中国民间视“洗三”为大吉之礼,据说,这样可以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着为婴儿洁身防病的实际意义。“洗三”仪式由接生婆(北京叫姥姥)主持。老舍先生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就描述了他自己的洗三仪式。</p> <p class="ql-block">洗三</p> <p class="ql-block">  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鸡蛋等放入盆中,这些钱与东西,在最后,都归“姥姥”拿走。姥姥边洗边说吉祥话:“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洗完,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孩子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这时候,孩子正好哭起来是大吉之兆!这叫作“响盆”。最后,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孩子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五百罗汉山”前,放着一个精美的“鱼龙变化盆”。据说,清乾隆皇帝生下三天曾用它洗过澡,所以又称为“洗三盆”。这恰恰证实了不论皇子,贵族,还是庶民,都会举行洗三礼。</p> <p class="ql-block">正红旗下</p> <p class="ql-block">  周岁是人生第一个生日,至爱亲朋好友总要按旧时习惯来聚会庆贺一番。“抓周儿”是周岁生日中最有特色的仪式,它是用来卜测小孩儿将来志趣、前程和职业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抓周儿</p> <p class="ql-block">  “抓周儿”时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果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或炊具、或缝纫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各种炊具。由大人将小孩抱来,让他端坐,不给任何诱导,任他挑选,视他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他的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不论小孩先抓什么,都能和吉祥如意连上。</p><p class="ql-block"> 一岁孩子还不是看哪个好看好玩抓哪个。因此,大多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儿,所以,这一风俗得以持久在民间流传。</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孩童</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童年也有着无尽的记忆,就从穿着说起吧。</p><p class="ql-block"> 冬天,北京男孩都戴栽绒棉帽子。戴法也有讲究,大冷天,不到滴水成冰的份上,从不把两边护耳的舌头翻下来,不仅如此,固定耳舌头的,不是那两根带子,而是一对别钩,带子当年称“飘带”,名副其实,要让它永远飘着。有的孩子不慎把飘带弄皱巴了,得马上过水抹平,甚至要用土熨斗熨一下,还看不过去,就得换新的。这种褐色丝绸飘带,大商店里专门有售。</p> <p class="ql-block">棉帽子</p> <p class="ql-block">  女孩夏天的穿着跟现在差不多,穿各种衬衫。比较讲究的在胸前有横缝,横缝下边部分拿褶儿,我们叫卓雅服。比较有时代痕迹的是照相戴主席像章,照片写着要斗私批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具有历史痕迹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女孩在冬天一般在便服棉袄外罩一件外衣,一般是格子图案的,上袖的叫制服罩衣,连袖的叫便服罩衣。</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中学女生</p> <p class="ql-block">  冬天,孩子都戴口罩。其实也不正经戴,而是把口罩塞进上数第二和第三个扣子之间的上衣里面,带子留在外面。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时尚标志。它的功能近似今天男人的领带或女人的首饰。孩子都难免毛糙,丢三落四,经常是人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忽然发现没戴口罩,那是一定要回家去取的,否则,这身衣裳再时髦,也差着行市,不够派。</p> <p class="ql-block">我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还时兴过年穿新衣。一到过年,一家大小都要穿新衣。我记得有一次过年我三哥的棉袄外衣比棉袄短,邻居就笑他。他回答说“我们这是长跑马褂。”这句话又逗人笑半天。我一直保持着过年穿新衣的规矩,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什么时候都能穿新衣,但是,每到过年,我还是惦记让全家穿新衣。</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挎包</p> <p class="ql-block">  下面要说我们的儿女。我们的儿女大多数都是八零后。八零后是中国社会很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的出生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他们的童年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年代。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宠爱,同时也经历了很特殊的成长过程。</p> <p class="ql-block">戴块手帕假装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 他们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又经过了中国飞速发展的少年和青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没有电脑游戏陪伴的童年大多是和很多很多的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一起度过的。看了好多遍的西游记和葫芦娃,六神合体变形金刚,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黑猫警长,足球小将,灌篮高手,小小外星人,小龙人...等等,都给这些孩子留下深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北京的素质教育很早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所以北京的孩子不仅好好学习还经常参加社团活动。</p> <p class="ql-block">北京电视台七色光艺术团圣诞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这代孩子,亲身感受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对于生活的影响。所以他们对新旧交替更加适应。他们既唱过“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更是随着国家大发展的节奏懂得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人文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北京四中新年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  最后隆重登场的是我们的孙辈,现在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许多孩子刚一出生就被拍照和录像,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都是这样开心,这样令人迷醉。</p> <p class="ql-block">开心</p> <p class="ql-block">画的还行吧?</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旗</p> <p class="ql-block">  家里如果有了老二,那更是添彩。两个孩子的交流互动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哥儿俩好</p> <p class="ql-block">梦回东非~用影像记录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  这些孩子不仅学好课内知识,更加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父母们也更加懂得怎样培养和陪伴孩子。在假期带着孩子出外旅游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或者参加各种夏令营。</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狮口喷珠</p> <p class="ql-block">威海火树银花</p> <p class="ql-block">  许多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水准很高。</p> <p class="ql-block">小票友</p> <p class="ql-block">  许多孩子特别多才多艺,课外知识的丰富,绘画音乐朗诵诸艺术的造诣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我画的好不?</p> <p class="ql-block">苦练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妈妈,素描太难啦!</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我在社区活动中看到许多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综合素质很高。社区组织垃圾分类活动,孩子们通过参与游戏了解低碳环保和垃圾分类知识,在玩中学习。</p> <p class="ql-block">制作灯罩</p> <p class="ql-block">磨沙灯</p> <p class="ql-block">垃圾分类游戏</p> <p class="ql-block">送给我她亲手制作花束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人的孩子不论哪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幸福的童年记忆。我觉得不同年代的北京人的孩子有这么几点是共同的。</p><p class="ql-block"> 一是,北京人的孩子都特别有礼貌。不用您字不开口,这个礼貌不是虚情假意的,而是深入到骨髓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的。其实促使我写这个题目的正是因为我接触了许多孩子都很有礼貌,家长的引导也恰到好处。表现出家长也是彬彬有礼的。比如有一天进电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在电梯里,他说“奶奶,一会儿您先出,慢点甭着急”。到了一楼,出电梯后他又紧走几步,说“我去给您开门。”这个孩子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前几天社区活动时,我去拍照,一个小姑娘把她亲手制作的花束送给我也使我很感动。孩子们有礼貌还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p><p class="ql-block"> 二是,北京人的孩子综合素质高。他们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他们的知识积累异常丰富。北京有800年的建都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得北京孩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三是,北京人的孩子更加自信。他们大多能够侃侃而谈,能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他们虽然懂得有礼有面,但是讨论起来并不人云亦云,而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特点也是具有传统的,跟北京沉淀的历史文化,跟孩子们的见多识广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四是,北京人的孩子不追星,不盲目崇拜,自在从容。北京人亲身经历了几百年的社会发展,政权交替,这些都练就了北京人的宠辱不惊,这些气质也直接影响了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不仅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更有博大的家国情怀。每当我听到小外孙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赞叹,中国好少年!</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梦回东非~用影像记录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