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

老石头(滇陕鄂湘)

<p class="ql-block">  惹巴拉是由三个村寨组成,之间有捞车和洗车河,以及一条小溪交汇。清澈的河水,泛着凌凌波光,一群小鸭,在河里觅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惹巴拉位于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北部的捞车河畔,捞车河土家语称"捞尺车",即太阳河。惹巴拉也是土家语地名,汉语译为"美丽的地方",是五代时期湘西土著首领惹巴拉冲居城所在地。1957年10月,中国《民族画报》以封面主题照片向中外推介,这里便以"中国土家第一寨"而享誉遐迩。这里"民风古敦,人物俊秀",至今仍保持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悠悠古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地"。</p><p class="ql-block"> 寨上一栋栋青瓦楼依山傍水而建,绿树簇拥,美轮美奂,组成人间仙居般的古聚落群,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17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将惹巴拉村及邻近的六合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授予"旅游名村"称号。2014年2月19日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年5月19日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p> <p class="ql-block">   惹巴拉廊桥(土家凉亭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土家风雨桥,呈“Y”字形,全长288.8米,以365根立柱串联山寨,寓意岁岁平安。桥上的“楼悬秀色”匾额,将廊桥建筑之美与周边田园山水、土家吊脚楼群的风光融为一体,彰显出这片“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天然博物馆”的独特韵味。漫步廊桥,既能欣赏到榫卯结构的精湛工艺,又能感受土家文化与自然秀色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每处桥头,都有楼阁翘沿,对联横幅。</p><p class="ql-block">风光秀丽壹桥飞架连三寨,</p><p class="ql-block">雨色晶莹二水交流滙五溪。</p> <p class="ql-block">千山拱秀岚烟锁,</p><p class="ql-block">二水腾芳碧浪滔。</p> <p class="ql-block">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古丈县。土家族毛古斯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为一种古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家族舞蹈、戏剧来源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线索。</p><p class="ql-block"> 土家族毛古斯舞</p> <p class="ql-block">  当有大型的旅游团来时,在凉亭桥口,会敲起土家族特有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的过程中,巧遇了一位土家族村民,给我们讲解了这土司的过往今生,并当场演唱了土家族民歌和用叶子表演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学不来的。</p> <p class="ql-block">  看着轻松,可自己上手一吹,哈哈😄😄😄。。。没有发出一丝的响声。</p> <p class="ql-block">  沟渠旁,彩蝶飞舞,花团景簇。</p> <p class="ql-block">  原土司住的房子,在当时是非常豪华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影视基地城。</p><p class="ql-block">台阶前是大型的雕塑“鲤鱼跳龙门”。</p> <p class="ql-block">月光门</p><p class="ql-block">月入宫阙窥聼热巴窃窃语</p><p class="ql-block">日隐岚纱醉看山寨袅袅烟</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望山楼。</p> <p class="ql-block">里耶古镇遗址发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 一号井井口离地表3米,边长2.1米,为正方形木井圈,井壁四周用木枋以榫卯结构嵌砌而成,井壁木枋长超过2.3米,一共46层(其中三层被毁,十一块井壁木枋被扔入井中),深达14.28米,合计17.28米。该井有井台和散水沟道,井台之上设有井亭(头顶上的这个亭子只是保护棚,并不是往日并亭的复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构造复杂且保存完好的秦代古井,井中出土的近3.8万枚秦代简牍,其数量为我国此前考古发现秦简总数的数倍之多,内容丰富,涉及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胡亥二年(公元前208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邮政、天文历法等方面。秦朝祚短,史料缺乏,里耶秦简的出土,使之完整"复活",这批简牍的价值不亚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因此被赞誉为"中华第一井"。</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骄傲的是发现了我国最早的九九口诀简牍,比西方国家早了上千年。</p> <p class="ql-block">  里耶的八面山地处湘渝鄂交界,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峰1416米,南北长20余公里,东西宽2-5公里,顶部平坦如桌面,四周为陡峭悬崖,形成“桌山”地貌,顶部拥有5万亩天然草场,被誉为“南方空中草原”,也被称做“亚洲第一桌山”。</p> <p class="ql-block">  有许多的景点,大多在悬崖边上。</p> <p class="ql-block">溶洞奇观</p><p class="ql-block">燕子洞:湘西最大土匪巢穴遗址,洞内保留掩体、火药窑等遗迹,兼具自然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杯子岩:形如巨杯,顶部有“一碗神水”传说,孤峰拔地,与山体隔裂缝相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生桥:天然石桥,高约50米,构成“八景同心”奇观,集洞穴、天桥、水帘于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子岩(将军岩)</p><p class="ql-block">高400余米的杯状石峰,与山体间隔3米深缝,形似土匪兵器“背子”,是八面山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鸳鸯涯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夏天,这里的气温只有20几度,非常适合避暑。</p> <p class="ql-block">在夏季,特别是在五,六月份,看云海是极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晒衣岩观景平台,旁边是露营地。相对于其他地方,海拔较高。</p> <p class="ql-block">碧海瑶台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人文景观 :</p><p class="ql-block">有土司遗址与古营寨</p><p class="ql-block">洛塔营、岩冲营、阿土营:土家族历史上的军事驻地,保留古代营寨遗迹,见证土司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安堡:明清时期防匪哨所,现为观景台,可俯瞰周边群山。</p><p class="ql-block"> 在下山路口,我们在“八面山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 双凤土家探源景区隶属于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位于永顺县西南部的九龙山之巅,距县城15千米,距吉恩高速永顺互通3千米;总面积4.27平方千米,周围山峦环抱,古木参天,其中有保护树群2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全村96户272人,鸟瞰双凤全境状若双凤叠翅,故取名"双栖凤"简称"双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有"摆手堂"、"八字门"、"土家祠堂"、"五谷祠"、"接龙桥"、"转角楼群"等传统土家特色建筑;有"毛古斯"、"摆手舞"、"土家打溜子"、"土家年"、"土家哭嫁歌"、"土家民歌"、"土家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21世纪,该村先后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双凤村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落之一,是2015年中国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在土家族被认定为单一民族过程中,做出过"土家文化传承千年不断,民族图腾象征功不可没"的贡献,因此被众多民族学、民俗学专家公认为"中国土家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心桃广场景点介绍</p><p class="ql-block"> "心桃广场"是为了纪念"土家女儿田心桃"而建立的。田心桃,1928 年 4 月出生于永顺县大坝乡溶里村,其外祖母是苗族,祖父母是土家族人,退休前是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她在土家族被认定为单一民族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土家族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该广场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其间矗立着"田心桃铜像"。铜像按真人大小比例,由黄铜铸成,高1.6米,充分展现出了那个时候,"土家女儿田心桃"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ﻟ</p> <p class="ql-block">  "接龙桥"因民间农历"二月二"迎龙、接龙习俗而兴建和得名。坐落于双凤九龙溪上,连接着双凤山两边的龙脉,既可通行,又可供人小憩,全长19米,宽4.8米,高4.5米,跨度15米,单孔。桥面建筑为木质转角楼格调,飞檐翘角,木雕栏栅,花桥护栏,体现了土家族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摆手堂是双凤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相传建于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年间,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和举行土家族民俗活动的"廊场"(场所)。此建筑历经三次修建,前两次均因破旧而拆除新修,第三次修建于2000年,属纯木结构,采用的是土家最经典的"榫卯"工艺,没有用一颗铁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就是一个集会场所,村民们在这里庆丰收,决策村里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  百鸟朝凤观景台,由两块"心形"玻璃搭建而成,海拔高度恰巧为520米,谐音"我爱你"。站在上面可以看到"爱心谷"里参天的古树群。每到春季,各种鸟儿飞来筑巢、繁衍,犹如"百鸟朝凤"一﹣般,故名"百鸟朝凤"观景台。正好与北边"老司城旅游区的万马归朝",形成"北有万马归朝,南有百鸟朝凤"的经典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还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革命标语。</p> <p class="ql-block">  次行游历了热巴拉土家族村寨,去了里耶古镇,上了八面山,最后又到了双凤村,历时两天,游山玩水快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