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充满诗意的秋日里,霞浦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二)带着对教育均衡的期许,于2025年9月23日走进滨海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数智时代小学语文外联性教学实践”为核心的送教送培活动,为秋日的校园注入了浓厚的教研活力。此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池颖老师主持。</p> 课例展示——实践赋能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一节课由滨海小学阮诗莲老师带来《小狗的小房子》导读课。阮老师以滨宝海娃为导线,巧妙创设了富有创意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之旅。她将“你说我找”等有趣的游戏元素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与整本书进行了亲密的互动,并渗透了“读封面”“读目录”“比一比”“猜一猜”等阅读策略。她耐心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定制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并引导学生细心呵护图书,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通过这节导读课,孩子们不仅在欢声笑语中深化了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更在潜移默化中种下了阅读的种子,让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热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教学习作单元的课文,既要有别于传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教学,也要防止过于功利的直扑习作技法的发现,工作室成员金翠清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整堂课紧扣了习作单元的单元目标,以“体会作者如何细致观察”为主线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中认真又巧妙地落实了字词的教学、语句的朗读指导,又引导学生重点聚焦到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的具体方法上,在学生自主发现、师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最后辅以练笔,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用习得方法写一写有特点的动物,做到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工作室成员刘婧老师执教的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她紧紧围绕“预测与猜想”这一单元主题展开教学,创设了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预测课文,进而评价课文的主角,让学生初步领略了预测的魅力,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老屋善良无私的品质。最后孩子们在课堂上用小组讨论方法完成了续写,并进行了热烈分享。教学中能做到每个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任务驱动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将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有意识的阅读策略,且保护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整节课目标导向明确,学生能够深度思考,积极表达。</p> 交流研讨——互学提升 <p class="ql-block">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精彩的授课环节结束后,工作室成员们与滨海学校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交流研讨。首先,任课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学后的反思。随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积极发言,特别是滨海小学年轻老师们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与工作室老师们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领衔名师柳惠娇首席为上午送教活动作总结提升,她充分肯定三节课例能做到“紧扣主题、任务清晰、方法实用、趣味性强、要素聚焦”,同时指出大单元教学如何融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并深度落地。最后,柳首席以“统整”为切入点,强调整本书阅读课堂要有统整思维,做到统中有整,互相联动,环环相扣,才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p> 讲座引领——深耕沃土 <p class="ql-block"> 下午,福建师大教育学院赵舒妮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AI赋能语文跨学科的学习设计》讲座。赵老师以《盛唐邀约 穿越指南》项目式学习为例,通过生动实例,结合KWL表格、量规、量表等实用工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跨学科设计的具体方法。讲座中,赵老师还展示了豆包、即梦、deep seek等AI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工具为跨学科学习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今后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送教送培活动,搭建了教师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展示和研讨分享,让优质教学资源得以流动,教学难题得到有效解答。老师们在互动中开阔视野,在探讨中更新理念,既提升了专业能力,也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期待未来持续凝聚教育合力,共绘教学相长、协作共赢的新图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供稿:敖玉燕 李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柳惠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