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手绘封群周周汇(253)

憩园画社

<p class="ql-block">今日秋分,这周的手绘封又如期而至,打开信封的瞬间,仿佛步入了一片秋意正浓的山水间。红黄绿交织的树叶在风中轻颤,远山如黛,隐在薄雾之后,山脚下一间古屋静立,小路蜿蜒如思绪。水边泊着一叶小舟,水面平滑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最动人的是画上那几行书法,笔意悠远,像在诉说某个未曾讲完的故事。这样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想放下手头琐事,走进画里,坐一坐那山间的石阶。</p> <p class="ql-block">山水扑入眼帘,群峰叠起,云雾如练,亭台楼阁藏于林间,若隐若现。树色斑斓,像是把整个秋天都揉进了笔墨。画上题字清雅,右上角还贴着一枚小小邮票,上面也是一片山水,仿佛在呼应着这幅画的意境。邮票虽小,却像一扇窗,让人看见更远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封带着生活的温度。窗台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鲜亮的花,窗外是蓝天与黄墙,阳光仿佛正从画外洒进来。窗台上还随意摆着果子和小瓶,像是某个清晨的片刻定格。右上角那枚山水邮票静静贴着,与窗外的景致遥相呼应。这画面不张扬,却让人感到安稳——原来诗意不在远方,就在这寻常人家的窗台上。</p> <p class="ql-block">静物,却藏着远方的梦。桌上的玻璃杯盛着绿意,茶壶温着黄汤,几颗橙果饱满诱人。可视线一抬,背景竟是湖光山色,飞鸟掠过天际。右上角那枚邮票,恰好印着同样的湖山,像是把风景装进了信封,随日常点滴一同寄出。这封,是生活与诗意的悄然相逢。</p> <p class="ql-block">一匹骏马跃然纸上,淡蓝背景衬出它奔腾的轮廓,通身以浓烈的红线条勾勒,鬃尾飞扬,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画纸。左下角的题字与印章,右下角的邮政编码,都像是为这匹自由之马盖上的行旅印记。它不属任何疆域,只属于风,属于旷野,属于每一个向往驰骋的心。</p> <p class="ql-block">红影奔腾,背景是浅蓝云雾,题字“天马行空”四字洒脱不羁,下方印章鲜红,邮政编码静静落于一角。这马不羁而轻盈,像是从梦境中来,踏云而行。它不在草原,不在战场,它在想象的尽头,驮着思绪飞越尘世。</p> <p class="ql-block">这张封上写着:“春水船如天上,秋山人在画中。”字迹流畅,如行云流水。上方两枚邮票,一红一黄,下方数个邮戳,写着“2025年09月23日 上海”。底部几株植物静静生长,整张卡片像一首未落款的诗。读它的人,仿佛也成了画中人,在秋山里缓步,在春水上漂游。</p> <p class="ql-block">浅色布纹纸上,左侧红框方正,右上角一枚绿邮票,上面立着一只白鹤,清雅出尘。邮戳红印,标着日期与“上海”二字。中央几行黑字书法,右侧“邮政编码”四字朱红醒目。这封片不喧哗,却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像一封从旧时光寄来的信,轻轻叩响心门。</p> <p class="ql-block">竹影斜斜,插在古瓶中,旁置茶壶茶杯,清寂中透出雅意。右侧题字:“自在顺遂,不争是智,不辩是德。”字字如茶,需慢品。上方邮票里一只彩鸟展翅,邮戳写着“2025年9月15日 上海”。这封片像一次心灵的静坐,提醒我:慢下来,才看得见美。</p> <p class="ql-block">一株菊花开得正盛,金黄花瓣层层叠叠,一只绿虫悄然停驻,为秋色添了生气。题字“秋色满园香”五字,道尽丰盈。邮票上一只红瓢虫憨态可掬,邮戳仍写着“2025年9月15日 上海”。秋不萧瑟,反见生机,原来美不在繁花似锦,而在一枝一叶的认真绽放。</p> <p class="ql-block">一枚风景邮票,山水悠远,山峦连绵,近处小船泊岸,树影婆娑,邮戳“2025年9月23日”。这层层嵌套的设计,像极了回忆——一层套着一层,风景之外还有风景,故事背后还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枝红果累累的树枝上,停着一只蓝白渐变羽毛的小鸟,灵动如歌。背景素净,几方红印点缀其间。上方邮票与邮戳标明日期地点,这封简洁却丰盈,像一句短诗,写尽秋日的喜悦与收获。</p> <p class="ql-block">柳枝低垂,绿意拂面,一座蓝瓦白墙的古建筑静立画中,门前两人对坐,似在低语。右上角邮票绘着古人身影,邮戳圆圆地盖着,写明日期地点。这画面不喧不闹,却让人想起某个午后,阳光斜照,老友相对,茶烟袅袅。</p> <p class="ql-block">中式亭子,女子抚琴,竹影婆娑。亭外两位女子相对而立,一着蓝,一着绿,背景一轮明月高悬。邮票上也绘着古装女子,面值八分,邮戳标明日期。整幅画如一阕小令,清雅婉转,仿佛能听见那琴声,轻轻落在月光里。</p> <p class="ql-block">柳下情侣相依,绿袍女子发饰华美,男子长衫相拥,山影朦胧,月色如纱。邮票上人物相映,右下角红字题款与印章相衬。这画面不言情,情自浓。原来最动人的浪漫,不过是与你共看一弯新月,静听晚风拂柳。</p> <p class="ql-block">一对昆曲演员,衣饰华美,姿态如画,左侧题字“牡丹亭”三字飘逸。背景水彩淡染,上方邮票与邮戳标明“2024年3月16日 江苏昆山”。这封不只是信物,更像一段唱腔,轻轻响起在某个春夜的梦里。</p> <p class="ql-block">一匹红马,鞍辔金黄,华贵而不张扬,鬃尾随风轻扬。背景山水淡远,右侧题字“王奉画”三字沉静。这马不奔不跃,却自有气度,像一位从容的旅人,在岁月长途中,稳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白马奔腾,银鞍照影,题字写道:“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落款“乙巳年秋 子柃画”。背景山水空灵,整幅画如一句诗的具象,飒沓而来,又倏然远去。它不属任何时代,只属于诗意本身。</p> <p class="ql-block">一朵淡绿荷花静静绽放,荷叶托着红蕊,背景灰白,清雅如初。邮票上荷花盛开,面值八分,邮戳写着“2007年7月15日”。这封像一场旧日的邂逅,不声不响,却让人心头一软。</p> <p class="ql-block">粉荷盛放,荷叶舒展,背景淡绿,温柔如语。邮票上同色荷花,面值七十,邮戳仍是“2025.07.15”。三封荷主题明信片接连而来,像是季节的提醒:夏未尽,美正浓。</p> <p class="ql-block">竹林摇曳,绿黄相间,左上角“200125”红框醒目,邮戳写着“梵净山 自然保护区 2005.09.18”。这封片带着山野的气息,仿佛能听见风过竹林的沙响。它不说话,却让人想起那片远离尘嚣的绿。</p> <p class="ql-block">一枚纪念邮票,绘着两位女性肖像,背景是建筑与文字,写着“南京大屠杀”与“张纯如”。右上角邮戳为“2023年9月3日”,永远的定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