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踏儿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的航空航天博物馆是中国首个航空航天科技综合馆,它通过丰富的实体展品和沉浸式体验,生动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从追赶到超越的壮阔历程。是航空航天科普与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展览分为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神舟问天、空天走廊4个展区。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承载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展品还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航空航天原理以及人类飞天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空中悬吊的飞机阵列从螺旋桨到喷气式完整排列,形成可视化的技术进化图谱。‌‌</p> <p class="ql-block">北京一号是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新中国首架自主设计飞机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歼-10(北约代号:火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生产的单引擎、全天候、多功能、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第四代中型战斗机。1998年3月歼-10 首飞成功,数年后正式装备部队,并先后衍生出歼-10A、歼-10S及歼-10B等型号,其中歼-10A为单座量产机型。</p> <p class="ql-block">"鹞"式战斗机是一种由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亚音速单座单发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其主要作战任务是海上巡逻,舰队防空,攻击海上目标,侦察和反潜等。</p> <p class="ql-block">伊尔-14(北约代号:条篓)是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双发中短程客机。它于1950年首次试飞,1954年投人批生产。伊尔-14有多种改型,总共生产了1345架。伊尔-11着重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较完善的除冰、防冰设备,有效防止了在机翼、尾翼和螺旋桨前缘出现的积冰现象。</p> <p class="ql-block">由于歼-8采用机头进气,不利于安装大直径雷达天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开始在歼-8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主要是将原有的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使用涡喷-13B发动机替换涡喷-7发动机,这种飞机被命名为歼-8ll。1984年6月12日,歼-8ll原型机首飞成功。</p> <p class="ql-block">道格拉斯DC-3是一种螺旋桨驱动的固定翼飞机。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巡航速度(333公里/小时)和航程(2400公里)为航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其对航空工业的持续影响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它被认为是航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运输机之一。道格拉斯C-47空中火车(或称空中列车,英国称达科塔)是由DC-3 民用客机衍生而成的军用运输机。它是二战盟军广泛采用的机种之一,并一直采用至1950年代,时至今日仍然服役于少数国家。</p> <p class="ql-block">P-61是诺斯洛普公司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生产的一型双发动机夜间战斗机,绰号"黑寡妇"。P-61是美国和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夜间战斗 机。它装有先进的雷达进行导航,可在夜间进行空中格斗。目前全球仅存两架P-61,其中一架保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而另一架放置于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国家博物馆,均是属于镇馆级别的宝物。</p> <p class="ql-block">“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句话,正适合我参观北京航天航空博物馆后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