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飞瀑与雨林秘境:一家三口的山水行吟

大别山泉

<p class="ql-block">2015年的夏天,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从贵州的壮阔瀑布走向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密林,一场关于自然与亲情的旅程就此展开。黄果树瀑布的轰鸣与雨林深处的静谧,交织成一段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还未走近,便听见雷鸣般的水声。穿过蜿蜒石径,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水流自悬崖顶端奔涌而下,如银河倒泻,激起千层白雾。阳光穿透水汽,在峡谷间架起一道七彩虹桥,横跨碧绿潭面,恍若仙境。我们驻足凝望,女儿兴奋地指向彩虹,笑声融入水声之中。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天地大美,不过就是一家人站在同一片风景里,心被同一幕震撼。瀑布两侧岩壁湿润,蕨类与藤蔓缠绕生长,仿佛时间在此停驻。据《黔记》所载,黄果树之名源于当地“黄桷树”,其声势之盛,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称。可在我眼里,它更像是一首写给大地的情诗,而我们,是偶然路过却深深动容的读者。</p> <p class="ql-block">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至,溅起的水雾扑在脸上,带着山野的清凉。四周绿植茂密,层层叠叠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像是被自然亲手打磨过的翡翠。远处山峦起伏,蓝天下白云悠悠,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不愿惊扰这方宁静。我们站在观景台上,女儿踮起脚尖,伸手去接飘散的水珠,嘴里嚷着:“爸爸,这雨是甜的!”我笑着点头——或许不是水甜,而是这一刻太甜。</p> <p class="ql-block">走进瀑布背后的水帘洞,像是踏入了一个被水汽浸润的秘密世界。水珠密集地洒落,打在石壁和头顶的岩檐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如同大自然的低语。镜头前飞溅的水珠晶莹剔透,背景是深邃的绿林,高大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远处平台上的游客静静伫立,有人闭眼感受水雾拂面,有人轻声交谈,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我牵着女儿的手,她好奇地摸了摸湿漉漉的岩壁,忽然回头问我:“爸爸,我们是不是走进了龙宫?”我忍不住笑出声——童真的想象,总能把现实变成童话。</p> <p class="ql-block">稍作休憩后,我们沿步道深入峡谷腹地。一处幽深岩洞悄然浮现,水流自头顶倾落,如纱如帘,洒下清凉细珠。洞内绿意盎然,苔藓覆石,宛如自然雕琢的隐秘殿堂。再往前,山峦叠翠,植被绵延不绝,湛蓝天空下,白云悠悠掠过峰顶,满目皆是生命的律动。女儿一路蹦跳着,时不时蹲下看石缝里冒出的小蘑菇,或是追逐一只飞舞的蝴蝶。爱人走在前面,回头笑着招呼我们:“别落下太远!”这山路不宽,却容得下一家三口的笑声与脚步,也容得下整片山谷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道狭窄的岩隙,眼前豁然出现一个隐秘的洞口,瀑布的水流从上方倾泻而下,形成一道明亮的水帘。洞内昏暗,绿植从石缝中顽强生长,藤蔓垂落,像自然垂下的帷幕。阳光斜照进来,水帘在光中闪烁,与洞内的幽暗形成奇妙的对比。我们站在洞口,仿佛站在现实与幻境的交界。女儿轻声说:“这里好安静,像在做梦。”我点点头——有些地方,本就不属于喧嚣,它只留给愿意慢下来的人。</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心醉的是那片静湖之上悬挂的完整虹影,七色分明,倒映水中,天地间仿佛被温柔连接。那一刻,风轻云淡,唯有心跳与自然同频。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着,看那道彩虹从水面升起,又沉入水底。女儿悄悄握住我的手,小声说:“爸爸,彩虹在照镜子。”我心头一颤——原来最诗意的表达,从来不出自诗集,而出自孩子清澈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水雾弥漫中,一道彩虹悄然浮现,横跨在碧绿的水面之上,色彩柔和却分明。细长的植物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瀑布的轰鸣似乎远去了,只剩下这片刻的静谧与神秘。我掏出手机想拍下这一幕,却发现再好的镜头也框不住眼前的美。于是索性放下,任它完整地印在记忆里——有些风景,注定是用来珍藏的,而不是收藏的。</p> <p class="ql-block">瀑布飞溅的水流与绿色水面交汇的瞬间,一道小小的彩虹跃出水雾,像大自然随手画下的一笔温柔。几株绿植静静立在岸边,仿佛也在凝望这短暂却惊艳的奇迹。女儿蹦跳着跑过去,指着彩虹说:“它在跳舞!”我站在她身后,看着她小小的背影映在水光里,忽然觉得,这一路跋山涉水,不是为了看多少风景,而是为了让她在自然的怀抱中,学会用眼睛去爱,用心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晴朗的天空下,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白云像被风轻轻推着,缓缓飘过树梢。茂密的绿树在阳光下生机勃勃,枝叶交错,形成天然的画框,把这片天地装进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们坐在一处石凳上休息,女儿靠在我肩上,轻声说:“爸爸,下次我们还来吗?”我摸摸她的头,笑着说:“只要你喜欢,我们年年都来。”爱人望着远处的山影,轻叹:“这样的地方,走一次,心就留下一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