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前言</b>:</p><p class="ql-block"> 本期收集“习作园地”诗文11篇,大多数作者都参与了习作撰写,特别是陆景玲在截稿最后的夜里,赶写了具有时代历史印记的“秋游”,这个人人喜欢的秋游,几乎伴随了我们的一生,给人以美好的回忆,还有诸多的思想和精神启迪。还有个别会员因为养病和旅游,但也时常关心新星群的动态,让这个大家庭充满温馨。感谢赵冬霞在繁忙的工作中,分担“肖艺动态”和“艺术鉴赏”两个栏目的编辑,提高新星期刊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也给大家分享栏目里精彩的图文和艺术文字鉴评。</p><p class="ql-block"> 大家还在“群言群语”栏目里发表了中肯的点评和鼓励,活跃了新星月刊群坦诚相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希望下期有更多群友的参与! 编者 22/9/2025</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习作园地卷首语 </b> </p><p class="ql-block"> 九月不期而来,早晚的风带着一丝丝凉意,让这个世界清爽了许多。秋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人间,吹拂我们的衣衫,轻抚我们的脸颊,让我们感觉夏的炙热沸腾的热血的确需要冷却需要宁静的时候,秋风轻轻,凉意习习,让我们感觉到了秋的韵味,天高云淡,金色收获,雁阵南飞,而我们的人生又将迎来一个秋天的记忆…… 本期习作题范围“秋意”,具体作品题目自定。 </p><p class="ql-block"> 截稿期9月20日。希望多多参与。</p><p class="ql-block"> 云天/6/9</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 意</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义博云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秋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轻轻拂过金黄的原野。稻浪翻涌,是大地写给天空的一封鎏金信笺。 暮色里的桂花香,偷偷钻进半开的窗棂。月光浸透新酿的葡萄,藤蔓下滴落紫水晶的清凉。池塘收留了所有疲倦的绿,开始酝酿一场镜面革命。落叶如蝶,在微凉的空气中划出优雅的弧线。枫叶蘸了胭脂,正对着溪水描摹自己的影子。银杏叶在石阶上铺成通往童话的甬道。柿子点亮灯笼,照亮麻雀们的小型宴会。也许,用这些词藻描写秋意显得苍白无力,那么秋意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来说,每年夏天,我都要从上海回到我的第二故乡哈尔滨避暑,我把青春岁月和年富力强的壮年都献给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美丽外表是给大众的,而哈尔滨的内在魅力是留在我心上永恒的。而退休十五年我每年夏天都要回来,几乎天天在太阳岛骑行晨练,在松花江畔散步消暑度过每一个傍晚。 而到了九月下旬,当黑土地一片丰收的金色,当帽儿山五华斑斓,当松花江水潺潺东去,早晚凉风拂面,我却要弱弱地说一声告别。也许这就是我的退休生活,合着浓浓秋意,听李商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雨寄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君问归期未有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山夜雨涨秋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何当共剪西窗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却话巴山夜雨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落叶归根的我,祖国南北皆朋友,大疆东西皆兄弟,在这秋意早来的哈尔滨,我难赴更难违这深深的秋意,只有李商隐的这首诗,最表我此刻心意。</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落叶</b>(外一首)</p><p class="ql-block"> 作者 汤斌昌</p><p class="ql-block"> 请不要遮蔽阳光下,</p><p class="ql-block"> 我只占您一叶“喊秋”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雨</b></p><p class="ql-block"> 如鸿雁南飞 碎玉敲窗</p><p class="ql-block"> 为你开启奉子成亲的喜帖</p><p class="ql-block"> 邀秋分良辰</p><p class="ql-block"> 共庆吉日一场婚礼的盛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秋日登湖州仁皇山</b></p><p class="ql-block"> 文/高长根</p><p class="ql-block"> 秋霁仁皇紫翠开,</p><p class="ql-block"> 风轻雁字写天台。</p><p class="ql-block"> 湖烟一点诗心在,</p><p class="ql-block"> 云树千山照影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新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秋天的爽</b></p><p class="ql-block"> 文/时新建</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的清爽</p><p class="ql-block"> 那是湛蓝空间堆满白雲朵</p><p class="ql-block"> 如放牧牛羊</p><p class="ql-block"> 似天马行空</p><p class="ql-block"> 每一天沐浴明媚阳光</p><p class="ql-block"> 让你沉浸在奇幻的想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的凉爽</p><p class="ql-block"> 那是诱人的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绿荫丹桂飘香</p><p class="ql-block"> 瓜果李桃蜜甜</p><p class="ql-block"> 品味鲜美的人间好滋味</p><p class="ql-block"> 果園里呈现忙碌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的情爽</p><p class="ql-block"> 孩童们背起书包上学忙</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新学期</p><p class="ql-block"> 遨游在知识海洋</p><p class="ql-block"> 咿咿呀呀的读书声</p><p class="ql-block"> 让世间充满爱的心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的气爽</p><p class="ql-block"> 攀登大山要大声呼喊</p><p class="ql-block"> 奔腾的年华还老当益壮</p><p class="ql-block"> 游遍五湖四海青山绿水</p><p class="ql-block"> 心情依然还是坦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的豪爽</p><p class="ql-block"> 是那丰收大餐把伙伴诱惑</p><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鱼跃</p><p class="ql-block"> 塞北稻花金黄 </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好年成</p><p class="ql-block"> 愿祖国的大好河山吉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新建</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 意 </b></p><p class="ql-block"> 文/流年 </p><p class="ql-block"> 清风一朝升, </p><p class="ql-block"> 白露忽已凝。 </p><p class="ql-block"> 露从今夜白, </p><p class="ql-block"> 夜至此意凉。 </p><p class="ql-block"> 白露时节,晨起的风里终于有了一丝秋意。老祖宗的智慧,二十四节气的轮转实在神奇,虽然暑热尚未散去,秋意却已悄然漫上,真正意义上的秋天终于姗姗而来。 </p><p class="ql-block"> 今年湖州的天气,夏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早秋沿袭了盛夏的酷热,让人忍不住直呼吃不消。 </p><p class="ql-block"> 白晃晃的太阳灼灼逼人,没有半点舒适可言,地上就似下了火球般热得滚烫,出个门仿佛头顶着大蒸笼苦不堪言,连路旁大树的枝叶都犹如一把把疲软的伞,塌拉着脑袋,河岸边垂柳的枝条沾着灰尘打着卷,焉焉的低垂着头。 </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在疑惑:今年的秋老虎何时才可休?处暑也已过了半月,暑热却一点褪却的痕迹都没有,更别说秋意了。白露时节都到了,长达五十多天的连续高温天,也该退场了吧。这场秋意,盼得好辛苦啊! </p><p class="ql-block"> 但细心的人们还是隐约感觉到秋意好事悄悄地来了。傍晚秋风起落叶舞,清晨秋风静,人们走过了苦夏,斑斓的秋天终于带给我们最好的慰藉:秋凉、秋意,秋风、秋雨,秋收、秋景,枝头的硕果带着甜蜜已然张开饱满的双手在向大家招手。 </p><p class="ql-block"> 夏日那一池碧水、半亩荷花,褪去了盛夏的繁华与喧嚣,转眼成了秋日残荷,如一幅宁静而沧桑的画卷,虽枯犹荣,那别样的美丽,以它不屈的姿态,绽放着最后的灿烂…… 再过一段时间,秋风吹过田野,翻涌的稻浪,低垂着被丰硕的果实压弯的身躯,在夕阳映照下如同一副温暖的油画,把秋天的故事,写进了风里。 </p><p class="ql-block"> 待风中有了板栗的香味,第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时,约上三俩好友,悠闲地漫步在不冷不热、不闷不燥、不黏不腻的秋风中,聊着八卦吃着糖炒栗子,又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p><p class="ql-block"> 偶而的一场秋雨,一夜间打落了一树桂花,撒成一地的烂漫,那满径花香看似可惜,却也透着自然的规律。 </p><p class="ql-block"> 秋风起,落叶舞,时光缓缓流淌着,这五彩的秋,每一片金黄都在诉说着它的前身今世,传递来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p><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是清秋,当第一缕秋凉拉开序幕,带给大地一路如诗如画般美不胜收的风景,和一树树挂满枝头的香飘满园,美好和惊喜一定会如期而至。 </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悦尽满眼秋色,在云淡风轻的秋意中,一起慢慢品味这终究值得的人间。</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乙巳观血月</b></p><p class="ql-block"> 文/刘琴方</p><p class="ql-block"> 秋宵悬赤魄,万里绝纤云。</p><p class="ql-block"> 色浸天衢暗,光凝夜气分。</p><p class="ql-block"> 娇羞颜若染,寂寞意犹醺。</p><p class="ql-block"> 独伫四更砌,幽怀付此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意</b></p><p class="ql-block"> 文/铨铨 </p><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风里带着果实的清香与泥土的芬芳。果园里,苹果笑红了脸,柿子挂满枝头像灯笼,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山坡上,层林尽染,枫叶红似火,银杏黄如金,松柏依旧青翠,色彩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p><p class="ql-block"> 落叶知秋,一片叶子在空中打着旋儿飘落,一封写给大地的信,悄悄预告着季节的更迭。脚踩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是秋天的私语。</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沉思的季节。它让农人在丰收的喜悦中学会感恩,在落叶的静美中体会生命的循环。人渐渐地老了,老人更是珍惜天赐的美好时光。秋意,不只是眼前的美景,更是心底那份安然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终于来了</b></p><p class="ql-block"> 文/李红月 </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天。秋天是一个令人舒服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也是我来人世间的季节。 </p><p class="ql-block"> 今天吃过晚饭外面电闪雷鸣,一场暴雨终于落下,今年的夏天格外慢长,立秋过后五十天了天气还是那么的炎热,从早到晚外面热浪滚滚,整个夏天将人都烤焦了,晚饭后我打开窗户伫立窗口,外面吹来阵阵凉风,空气中还不时送来阵阵芳香,各种花草香夹带着泥土的芳香,空气无比的清新与舒适,哦!人们盼望已久的秋天终于来了。 </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小时候随娘姆去乡下老家,我的老家在塘甸树庄,开了东门就是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没有护栏那就是所谓的大桥。过了桥就是一大片田野,可以养活整个村庄。记得小时候我家大门朝着树庄街面,每天我家门口人很多,早上各自拿着碗筷有站着的有蹲着的在那里边吃早饭边聊天,出工前大家都会在我家门口集合,小队长简单说几句话,工作安排然后社员们就扛起农具走过石板桥到桥东出工干活。夏天的时候家门口的小河每到傍晚特别热闹,收工的大人都会在小河里洗澡,那些年轻小伙犹如燕子一个个会从桥上往河里俯冲,都是优秀的跳水队员,有一次我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走到桥上往河里扑去,结果肚子被河水拍的好疼,后来就再也不敢从桥上往河里跳了,这样的热闹场景一直会延续到深秋。</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时候我家东门的廊棚屋下也很热闹,河里停了好多船,有交公粮的,有收购大肥猪的,有装黄沙的等等船只,我经常听到哼哟!好嗨的劳动号子,到现在还觉得这些劳动号子挺好听的。</p><p class="ql-block"> 待秋收完毕生产队就会杀猪宰羊烧大家夜饭,家家户户都会出点粮食派点白米,每家都派出人前去参加以庆贺秋收,那时遇上吃大家夜饭我也会参加的,在我家大厅也会摆上好几桌的,真的很开心。 一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再回眸秋天已成了风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这个村庄也没了,真是物是人非只能在记忆里留存。</p><p class="ql-block"> 秋虫呢喃,秋叶飞舞,秋之旋律,在风中悠扬回荡,触动着心灵的琴弦,愿秋日的微风,吹散所有烦恼,只留宁静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秋 游</b></p><p class="ql-block"> 文/陆景玲 </p><p class="ql-block"> 秋游是我少儿时期最开心的事。我就读于上海市河南南路第二小学,学校每学期会组织一次户外游活动。相比春游与秋游,我更喜欢秋游。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秋高气爽凉快的晴朗天,老师带领我们小学生们去公园游玩一天。家长给孩子准备了只有秋游才舍得化钱买的好吃东西和零化钱(以备返回乘公交车用)。 </p><p class="ql-block"> 到公园后,小伙伴们撒欢尽兴地疯玩开了,有在绿草地上打滾,翻跟斗的,有跑跳爬上人工石头假山上大声呼喊的跳跃的,有在假山下面迷宫洞里捉迷藏游戏的,还有在小木船上慢悠悠划船漂流唱歌的,也有同学向老师问这问那,了解树名和花卉的。</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同学们在草坪上围坐一起,拿出各自的食物分享,有当季水果: 红红的苹果、橙黄色桔子、白净的银杏果、香喷喷的糖炒栗子、花生、葵花籽,大白兔奶糖和奶油五香豆等。还有饼干、香糕、巧果、麻花、大饼、老虎脚爪等。还有味道特好吃的话梅、橄榄、盐金藻等蜜饯。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品尝这些美味食品,只有秋游和过年时才能吃到。 </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汽车很少,我们是排着队步行去公园的,低年级时去附近豫园、蓬莱公园、人民公园、外滩等地方。高年级时去远处鲁迅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记忆最深的是学校组织“长征远足队”,前面高个男同学扛着少先队旗,接着长长队伍精神抖擞走向西郊公园。到公园后,新奇地观看各种动物的憨态,我们最喜欢看猴群的灵活跳跃,女学生们在孔雀笼前,向尾屏收拢垂地驻足的孔雀展示漂亮的花裙子,与孔雀比美。瞬间,孔雀美丽的羽枝舒展如扇骨展开,在透过枝叶的阳光下,闪烁的多彩绚丽的色彩都在孔雀羽翼绽放中展现,“孔雀开屏啦”!我们大声呼喊,欢呼雀跃,喜悦难以言表美丽孔雀开屏的展翅美姿。</p><p class="ql-block"> 整队集合出公园后,又去虹桥路上的烈属养老院,献红花慰问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的父母,听他们讲革命故事。 返回时,长征远足队的小学生们,有的实在走不动了,就由老师带着乘公交车返回,沿途学生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我扛着队旗和五位同学步行,虽然我也有妈给的乘车零化钱,但我不怕劳累,咬牙坚持走到学校。回家已近傍晚了,整整一天,从南市区走过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到上海县,十多公里,可真累趴了,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玩,秋游使我们小学生们玩的尽兴,吃的过瘾,开心极了,可谓单纯快乐幸福的童年。 </p><p class="ql-block"> 上中学时,秋游变成了三夏劳动,约十天左右,到郊区金山县农村收割水稻干农活。住在农民腾空的农舍里,睡在稻草铺地的泥地上,放上我们自带的行李铺盖。</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听到金山离嘉兴南湖不太远,萌生了去看南湖红船的计划並问清了路线。清晨天蒙蒙亮,我们农舍的女生们,悄悄地溜出村子赶去南湖,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从上海转移到此开会的红船上,我们激动万分,並在红船旁拍了合影,至今我珍藏着这张有意义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接着文革开始停课了,也就没人组织秋游了。后来上山下乡,我到黑龙江兵团屯垦戍边。后工作调动到湖州工厂,除了上班就是工作加班,家务,没有任何文体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已过了六十多年,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湖州一批七老八十的知青们,自行组成了旅游群,在盛夏时节就计划着待凉爽的秋天出城去旅游,提前预定在9月9日至14日,六天五夜的雁荡山旅游。我也参加接龙报名,共计四十四名,开启了晚年秋游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新建AI配图</p> <p class="ql-block"> 时新建配图Al译文 </p><p class="ql-block"> 七律</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攀崖》</b></p><p class="ql-block"> 危崖壁立不畏难,</p><p class="ql-block"> 携手共攀只等闲。</p><p class="ql-block"> 指扣岩棱腾巨浪,</p><p class="ql-block"> 足登险罅撒泥丸。</p><p class="ql-block"> 绳牵同挽跃险滩,</p><p class="ql-block"> 气势磅礴达彼岸。</p><p class="ql-block"> 笑看峰巅好舒眼,</p><p class="ql-block"> 云霞驱散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流年误发的文章流年写“流年”</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流 年</b></p><p class="ql-block"> 文/流年 </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出发泰国前,为了方便联系,女儿给我注册了微信,从此,流年成了我的另一个代名,也因此,与流年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参加的各种学习班里,老师同学们都直呼我流年。</p><p class="ql-block"> 光阴伴随着流年,总是不声不响的把时间从我们身边偷走,浅浅岁月中,如梭的画卷时常会在眼前徐徐铺展。</p><p class="ql-block"> 回望这舟车劳顿的大半生,我们终于摔着跤含着泪笑着从流年中走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曾经也是怀揣梦想,努力奋进,许是用力不当抑或是惰性使然,并没有到达自己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在最好的似水流年里,凭借一双灵巧的手,整整十年,几乎无休无假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利用一切零碎时间拼命赚钱以补贴家用,直至落下病根,那种用健康换来的往昔,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步入中年,好不容易拥有了一纸业余的文凭,也争取到合意的岗位,又因为企业的改制,连厂子都被大鱼吞没,整整六七年,早出晚归在家和异地之间奔波。</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在流年中走过了青春,那些远去的风景与故事,有疼痛也有甜蜜,曾经的一地破碎,也早已化成淡淡的风霜,于浅笑间坦然为自己接受。</p><p class="ql-block"> 素色的流年里,许多事虽未刻意留存,却也不会真的遗忘甚至刻骨铭心。从曾经的年少莽撞,到如今眼眸中有了温润,时间早已让我们学会了沉淀,哪怕内心故事满溢,也已了无倾诉的勇气,因为有些事,除了自己没人会懂。纵然心里翻江倒海,嘴上却依然风轻云淡,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不能说。多少次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偷偷吞下的委屈,如今竟也可以在谈笑间媚媚道来。</p><p class="ql-block"> 一人一故事,一步一流年,年华让我们都成了有故事的人,那些在流年中走过的坎坷和风雨,早已被时间冲淡且治愈了。</p><p class="ql-block">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走着走着就填平了。一直以为老去还很遥远,突然发现年轻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有着时间自由的我,闲暇之余终于可以依心而行,去弥补年轻时的缺憾,习箫、练舞、练习写作,循环在自己的欢喜中从容而淡然。 </p><p class="ql-block">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流年里都会有遗憾,不同的年纪有着不同的取舍,人生暮年,记得要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持一份自若与宁静,忘记年龄讨好自己,简单点、糊涂点、开心点,只要皱纹不长进心里,一样能活成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二、肖艺动态</b></p><p class="ql-block"> 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湖州吴兴《肖雨艺术》参加比赛的孩子们全部获奖,并取得了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四名,三等九名的好成绩,值得祝贺,孩子们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艺术鉴赏</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层林尽染,意蕴万千——郑肖雨《万山红遍》山水画艺术鉴赏 </span></p><p class="ql-block"> 郑肖雨老师的大幅山水画《万山红遍》,以其浓烈的色彩、宏阔的构图与深邃的意境,在传统山水画的笔墨中开辟出极具感染力的审美空间,是一幅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熔铸于丹青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span><b style="font-size:20px;">色彩语言:</b>红韵炽烈,突破传统水墨的视觉边界 在传统山水画中,水墨的黑白灰是表达山水气韵的主流语言,而《万山红遍》大胆以大面积朱磦红渲染山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画中漫山的红叶并非单调的红色铺陈,而是通过色彩的浓淡、层次变化,展现出秋林的繁茂与立体感——近景的红叶鲜艳浓烈,如火焰般跃动;中景红叶稍显柔和,与山石的赭石、墨色形成过渡;远景红叶则在云雾中晕染开,与淡墨远山相融,让“红遍”的意象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不失水墨的氤氲韵味。</p><p class="ql-block"> 这种红色的运用,既是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自然胜景的如实描摹,更暗含着画家对生命热烈、蓬勃状态的赞颂,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山水画“水墨至上”的固有认知,赋予山水以充满生命力的色彩性格。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构图章法:</b>咫尺千里,营造宏阔的空间叙事 作品以江河为脉络,将远近山水、村落、行舟等元素有机串联。近景是红叶掩映的屋舍、石阶,几株红叶树挺拔其间,两位雅士立于石上,似在饱览秋山胜景,增添了人文意趣;中景是烟波浩渺的江面,几艘行舟悠然其间,既丰富了画面层次,又传递出“江行无纤尘,天堑净如扫”的空灵;远景是连绵的淡墨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拓展了画面的空间纵深。</p><p class="ql-block"> 这种“近实远虚”的构图逻辑,不仅契合中国传统山水画“咫尺千里”的空间追求,更通过元素的疏密、动静对比(红叶的繁密与江面的开阔、山石的静穆与行舟的灵动),构建出一幅可游、可居、可赏的山水长卷,让观者仿佛能步入画中,循着石阶登山、乘舟泛江,在山水间感受天地的辽阔。</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笔墨意境:</b>传统为基,抒写当代的山水情怀 郑肖雨老师的笔墨功底深植于传统——山石的勾勒皴擦可见的圆润硬朗,展现出山体的雄峻质感;树木的枝干以中锋行笔,遒劲有力,红叶则以点擦染法呈现,灵动鲜活,艳而不俗。同时,他又以当代人的审美视角重构山水意境,将“红遍”的视觉张力与传统水墨的含蓄韵味结合,让画面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根基,又有现代艺术的视觉表达。</p><p class="ql-block">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作品不止于对自然山水的描摹,更成为画家对山水精神、生命气象的当代抒写——那漫山的红叶,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画家内心对蓬勃生命、壮阔天地的深情咏叹。 </p><p class="ql-block"> 综上,郑肖雨的《万山红遍》以浓烈的色彩突破传统,以宏阔的构图营造空间,以传统笔墨抒写当代情怀,在尺幅之间展现出“万千”气象,让观者于红叶满山的层林尽染中,既品味到传统山水的笔墨神韵,又感受到当代艺术的视觉震撼与精神共鸣,是一幅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山水佳作。</p><p class="ql-block"><b> 郑肖雨</b></p><p class="ql-block">字:一笑,号:羽卒山人,国家工艺美术师,职业画家,浙江湖州人,师从寇丹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教授,1985年在中国美院工艺系主修色彩学。多次参加全国及亚洲地区联合画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群言群语</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 八月底本群部分群友相约赴潞村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农民运动纪念馆认真听汤馆长讲解潞村博物馆的历史和抗日战争中潞村村民的英雄故事。以及潞村博物馆的发展壮大的经历,参观浏览了馆内珍藏的许多罕见的文物,让群友感概不已,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汤老师在讲解</p> <p class="ql-block">听汤馆长讲解潞村农民运动及抗日战争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农民运动纪念馆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清丽江南潞村美景使大家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注,并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的月刊越办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