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找新河镇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温岭老街,温峤。一条现存建筑多建于清及民国的江南古街</p><p class="ql-block">温岭街是浙江省温岭市温峤镇现存最长的江南古街,全长1500米,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明代《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其作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云集,宋设峤岭镇,民国初年因古街南端“温岭”别称成为县名来当然因为温州在温岭南,所以才有了温州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忘了,原生态的古镇其实不是很适合见多识广的旅游团队。她需要懂建筑,或者摄影的人,发现隐藏的精彩。出于冲动,我把把温岭老街的小红书笔记转发到了群里,故而也就有了这次导游带领之下的游走。</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点点觉得自己如愿以偿了,当我知道温岭老街被安排上了。住同一家酒店都另一个团队也是放弃了温岭博物馆选择了这里。太平在东边,温峤则就算是西边,而日落西山,更西北的山峰就比老街更吸引我。后来问导游那里是什么地方,他回答说是南嵩岩。黄岩的南嵩岩,我还是去过两次的,所以好奇心就没有那么重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其实她是楼旗尖,俯瞰温岭和看落日的最好选择。温峤除了楼旗尖还有峨嵋山,景色也如山水画海拔三四百多米,当然现在也都是是开发好的免费景点。真的向往那里 就愿意为她流汗。气喘吁吁。而不是不愿意为她多走几步路。或者是期望值大于现实吧,也或者作为温岭的老城区,她确实静置在那里。类似的应该是德清乾元,但是乾元哪里有运河大闸。有作为县城该有的电影院,街弄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的是前街 可能应该往临水的后街走。不过这里有戴豪故居还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谢家四合院。温岭老街有戴家里,谢家里。这些以姓氏命名的地方,怕也是后人引以为豪的。所以戴豪,这个是英年早逝的准状元应该有很多人也因为他而骄傲吧。如今的戴氏祠堂也是文保单位。人们在这里重温诗书传家的传统,也感叹一门五进士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主角无疑是戴豪,他在成化年间中进士,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见其文章,很是赞赏 本以为如此文章,必定是一个被科举磨练很多年的人。当他听密友谢怿说,戴豪的父亲是他的同学,现在还在太平县学里读书呢,所以这才知道戴豪是少年英才。后来之所以戴豪不是状元,是因为当时的主考官万安觉得戴豪文章太长,向皇帝诵读很麻烦,因为状元,探花榜眼的文章都是要皇帝听过的。故而戴豪被贬至二甲三,也就是第六名,戴豪有状元之才而没有状元之命运。但是也由此名声鹊起,虽然后来早逝于广东右参政任上,但是他的才学已经充分的被认同肯定。去世后三年,戴父亲将其遗作《赘言录》交请温岭籍藏书家文学家谢铎作序。而这部《赘言录》和《筠溪集》,(作者戴豪弟戴颙后来被收进了《四库全书》在古人今人眼里,肉体生命的长存不如精神文化的长存有意义。人杰地灵,戴豪是一个代表,而从这走出的又何止一个准状元呢,</p> <p class="ql-block">被改造成和合书院的谢家四合院更让人瞩目些,台州文化里有很浓烈的和合精神。曾经的温岭老街一市书声,其实就是在这里听到朗朗读书声远远大于市集叫卖声的可能性。终归对于她的历史名人知之不多。故而那些大宅院后的精彩我们一眼看不出来。</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包括我也拿她来类比杭州的历史街区,因为商业氛围不强,再就是很多房子还在改造中,故而我们觉得这里太没有景区的感觉了。毕竟我们没有走到前街的尽头,也没有走进那些古老的店铺,感受温峤旧时光里的温度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看过温岭新城区的现代的美好,将视线落在沧桑的温岭街。或者才能读懂她的年华。山海依旧,如楼旗尖,如温岭之南,雁荡山水,总是会留给人万千向往的。你好,温峤,再见,温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