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p><p class="ql-block">晓色逐车起,笑语向中阳。</p><p class="ql-block">闹泥停驻,车阵风卷雨丝忙。</p><p class="ql-block">乐坐毯梯直上,福洞渊痕挂壁,滑影落青篁。</p><p class="ql-block">馆里忆尘事,旧械记华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携兴去,寻野趣,访仙乡。</p><p class="ql-block">耳棚新菌,光伏流转覆新堂。</p><p class="ql-block">怎奈银丝飒沓,草甸云深期许,叮嘱暖寒凉。</p><p class="ql-block">虽憾亦难忘,且待续华章。</p> <p class="ql-block">齐老师激情演绎民歌</p> <p class="ql-block">李主席激情演唱冰糖葫芦儿甜</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即兴演唱大河向东流,随时改编歌词</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随太原摄影协会去中阳,一路欢歌,感恩与你同行,感谢一路辛苦付出的领队,感谢中阳方面的对接安排。</p> <p class="ql-block">弓阳村是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下辖的行政村,位于上顶山自然风光之下,常住人口339人,以黑木耳种植、光伏发电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2025年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整装待发的“摩旅汇中阳 镜头铸山河 ”黄河一号公路主题摄影活动的骑士们。</p> <p class="ql-block">不久开始落雨,大家在雨中游玩闹泥景区,坐地毯电梯上山,游览天然万福洞,坐滑梯下山,本来恐高的我,其实挺害怕坐滑道,不过小雨淅淅沥沥的不停,山路滑,再摔个跤就不好了。</p> <p class="ql-block">120米的魔毯电梯直达万福洞。</p> <p class="ql-block">只顾着害怕了,也没顾得拍滑道,其实担心是多余的,滑道做的非常科学,一段长一些的石滑道,接一小段玻璃滑道减缓速度,因为天气潮湿,玻璃滑道有时候还需要自己挪动才能继续。</p> <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闹泥”大概太原的朋友对着这个词会有不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AI查询资料:中阳县暖泉镇闹泥村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古代驿站时期:据《静乐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闹泥村是连通晋陕的重要驿站“闹泥驿”。因地处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商队在此歇脚,泥泞的官道上终日车马喧嚣,“闹泥”之名由此而来。战国时期,这里是赵国的边陲要塞;西汉年间,归入西河郡版图。唐宋时期,暖泉镇凭借“四县通衢”的地理位置,成为晋陕两省的商品集散地,闹泥村也受益于周边商贸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近代发展缓慢时期 :进入民国年代,兵荒马乱,闹泥村的发展受到影响,经济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村民生活逐渐稳定,但仍未摆脱贫困,村里住房多为土窑和石窑,年轻人娶媳妇都成为难题。</p> <p class="ql-block"> 现代转型发展时期 :2014年,闹泥山庄开始建设,由中阳县昌铭兴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经营。2023年底,离隰高速闹泥沟口至枝柯镇的一级公路连接线贯通,将中阳县城至景区的距离缩短至25公里,改善了交通状况 。2024年初,闹泥山庄经吕梁市文旅局核准公示,正式列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行列 。此后,闹泥村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大力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打造了集自然观光、生态农牧、户外拓展、亲子游乐、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闹泥景区万福洞是一处天然溶,洞长260米,洞内空间开阔,有“山峰深渊”等景观,瀑布临壁,仿若仙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洞内钟乳石形态万千,奇石如珠帘垂落,壁上天然“雕刻”的奇观异像,在灯光映照下流光溢彩,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p> <p class="ql-block">洞内曾有蝙蝠无数,万年以前就有人居住,长辈常言“一洞天造化,万福随缘来”,景区也正挖掘其传说故事,赋予游客祈福求福的神圣意义。</p> <p class="ql-block">万福洞视频,更美</p> <p class="ql-block">步步惊心桥,也称勇士桥。</p><p class="ql-block">洞口处有玻璃栈道、高空滑索、步步惊心桥、旱滑道等高空挑战项目,游客可在体验刺激的同时,凌空俯瞰森林美景。</p> <p class="ql-block">机车博物馆藏品</p> <p class="ql-block">木耳大棚,远处光伏板</p> <p class="ql-block">家家小二楼</p> <p class="ql-block">午饭过后,接着拍摄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专门的露营地。懒了一下隔着玻璃拍的。</p> <p class="ql-block">木耳,有没有不知道木耳长在哪的呢?</p> <p class="ql-block">大片木耳地</p> <p class="ql-block">佩服摄影人的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时的雨已经挺大,在木耳地里拍视频,一人打伞一人拍,没注意摔倒,手机也飞了出去,爬起来找到手机接着拍,听到响动我才拍到这个镜头。</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车队</p> <p class="ql-block">以前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命题拍摄,所以还是不太清楚该拍摄什么,虽然有提示。回来看到老师们的作品,又学习到很多不同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没有到了上顶山上据说那里聚焦弓阳村的大地艺术装置,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艺术装置特写、游客与艺术装置的互动、艺术装置的创作过程、从不同角度展现艺术之美景。</p><p class="ql-block">留一点空间,为下一次出行找个理由……</p> <p class="ql-block">雨中坚持拍摄的老师们,他们不畏风雨,不畏寒冷的优秀品质再一次震感了我,向各位师友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