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窗口——古镇行走之云南豆沙关古镇

张文 玉溪师范学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云南省盐津县西南,距县城22公里,是滇川交界处的千年雄关。豆沙关汇聚了秦代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国道、内昆铁路、昆渝高速五条不同时代的交通要道,形成“五道并行”的交通奇观。豆沙关历史悠久,现存秦代五尺道遗迹、隋代石门关军事遗址、唐代袁滋摩崖石刻以及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地震等影响,现在豆沙关古镇进行了整修,保留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古镇的集市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站在古镇的高处,极目远眺,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豆沙关古镇就像一座历史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让每一位到访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成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照片是我豆沙关古镇之行的随拍,整理为《历史的窗口——古镇行走之云南豆沙关古镇》摄影集,以此记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石门关军事遗址‌为隋代军事要塞,现存城墙与“滇南枢纽”摩崖题刻,见证古代边防历史‌。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因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豆沙关段全长约350米,宽约1.7米,是迄今秦开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记最多的古驿道。青石板上243个马蹄印深浅不一,诉说着千年商旅往来,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豆沙关袁滋摩崖石刻,是唐代御史中丞袁滋于794年题刻的122字碑文,文字记载了袁滋奉命赴南诏册封之事,是唐与南诏修好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研究唐史、西南少数民族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僰人悬棺是神秘僰人独特丧葬习俗的见证。它们高悬于豆沙关悬崖峭壁之上,历经千年风雨。僰人为何采用悬棺葬法、如何将棺木安放至悬崖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吸引着无数人探寻其中奥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