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南海保健医生的家国情怀 ——再读郭普远纪念文集《中南海 北京医院五十年回眸》

韧阳

<p class="ql-block">  当我再次翻阅由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的保健医生、北京医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郭普远叔叔撰写的《中南海——北京医院五十年回眸》一书时,不禁让我想起2015年7月与时年87岁的郭叔叔在电话中交谈的情景,他深情地回忆了与我父亲一道在邓子恢身边工作的点点滴滴,并将该书寄赠与我,还亲笔题词。整整十年过去了,不知他老人家状况如何,甚是挂念。 </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前经常与我们提起郭大夫,那时,无论是邓老(党内对邓子恢的尊称)或家人还是身边工作人员都这样称呼他。郭普远叔叔祖籍山东荣成,1945年17岁时就参加了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后受卫生部指令,分配到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保健处,负责邓子恢副总理的保健工作。据父亲讲,郭叔叔为人朴实,不张扬,深得邓老夫妇的信任。每次邓老外出活动或视察,俩人总是一同跟随前往,相处非常愉快。1955年4月,又一同跟随以邓子恢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匈牙利参加该国十周年大典,尽职尽责,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外事活动。虽然以后父亲离京赴河南工作,但每次见面,还是那么的亲切,嘘寒问暖总有说不完的话。自2006年后,随着父亲年高患病,俩人未再谋面。但是,无论北京来人,还是淮生哥、小燕姐去看望父亲,父亲总要询问起郭大夫的情况。2011年11月9日,父亲带着对那段非凡经历的美好记忆,追随着牵挂多年的邓老,已去向遥远的天堂。 </p><p class="ql-block"> 郭普远叔叔撰写的《中南海——北京医院五十年回眸》一书,共有九个部分。每读一篇,都能感受到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既有艰难险阻的战斗历程;也有有幸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服务的难忘经历 ;更有与领袖人物近距离接触,建立深厚感情并亲见亲历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彭德怀、邓子恢、贺龙、陆定一、肖劲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生活中的逸闻趣事;还有1971年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随之中国政府首次组团出席了联合国第26届大会,郭普远叔叔以医生身份随团前往;同时,他又为自己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侄子而感到骄傲;以及离休后,他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中国老年医学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继续奉献着自己余生的动人场景。文中那字里行间饱蘸感情、浓墨重彩的描述,读来令人感动。 总之,这本书对于探索中央保健工作和北京医院的历史,研究革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史料。</p><p class="ql-block"><b>后附相关图片3张</b></p> <p class="ql-block"><b>1955年4月4日,中国党政代表团部分成员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留影。前排左起:代表团副团长杨显东(农业部副部长)、邓子恢秘书鲁亚夫(笔者父亲)、邓子恢保健医生郭普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