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今日秋分

江上清风

<p class="ql-block">  秋分,是昼夜均分的刻度,是天地间一场无声的契约。当太阳赤纬归零的刹那,白昼与黑夜在赤道线上轻轻相拥,仿佛两位久别重逢的故人,在时光的天平上达成短暂而庄重的和解。这一刻,光明与黑暗平分秋色,南半球与北半球共享均等的晨昏,世界在静谧中完成一次精准的校准。</p> <p class="ql-block">  这种平衡令人心驰——它不似春分那般裹挟着萌动的希冀,也不如冬至般凝结着凛冽的肃穆,而是一种历经繁华后的从容,是大地在喧嚣之后吐纳出的深沉呼吸。那是成熟者的静默,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不争不扰,却自有千钧之力。</p> <p class="ql-block">  清晨推开阳台的窗,凉意如细语般爬上肩头,楼下桂花树轻摇枝叶,一缕幽香悄然潜入屋内。我立于朝向南山的栏边,看天际微光渐染,手机屏幕忽跳出一行小字——今日秋分。那一刻,我恍然惊觉:原来今日,正是寒暑相抵、昼夜同长的日子。仿佛天地以最温柔的方式提醒我们,时间并非冷冰冰的刻度,而是自然脉搏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  站在秋分的门槛上,我总看见农人弯腰收割的背影。稻穗低垂,颗粒饱满,金黄铺展成海,风过处,稻浪翻涌,沙沙作响,那是秋天最踏实的语言。土地交出它一年的积蓄,农人以汗水兑取这份馈赠。镰刀划过茎秆的声音,是季节最朴素的回响,也是大地对辛劳最诚挚的致意。</p> <p class="ql-block">  秋分曾为“祭月节”,古人焚香设案,以祭文敬告天地,将敬畏藏于烟火升腾之间;而今人更多庆祝“丰收节”的欢愉,却少了一份对节气本身的凝望与沉思。我们习惯用温度计丈量冷暖,却渐渐遗忘了风起叶落中的天时流转。我们记录节气,却不再感知节气。</p> <p class="ql-block">  秋分提醒我们:时间不是钟表上的数字,而是大地的呼吸,是候鸟南飞时羽翼划破长空的轨迹。这一天,像是自然世界一次无声的校准,不偏不倚。白昼与黑夜在时间的天平上达成短暂平衡,仿佛天地也在低语:该停一停了,看一看来路,听一听内心深处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奶奶总在这天煮一碗糯米圆子,说是“补秋膘”。她常说:“秋分一过,阳气渐收,人也得跟着收心。”如今,奶奶早已远去,故乡的老屋也渐渐荒芜,可每到这日,我仍会下意识地煮上一锅甜汤。红枣、桂圆、糯米团子在锅中咕嘟翻滚,热气氤氲,水雾模糊了窗玻璃,恍惚间,我仿佛又见她坐在灶前,笑眼弯弯,掀开锅盖,腾起一片暖香。</p> <p class="ql-block">  小区花圃里的梧桐开始落叶,一片一片,不疾不徐。有人匆匆走过,踩出清脆的响声;也有孩子蹲在路边,捡起完整如扇的叶子,小心翼翼夹进书页,说要留住秋天。我忽然觉得,秋分不只是节气的分界线,更像是生活的提示符——提醒我们收获,也提醒我们告别;提醒我们拥有,也提醒我们放下。</p> <p class="ql-block">  试想一下,傍晚时分,夕阳将云层染成橘粉,天空像被谁温柔地揉过。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捧一杯温热的茶,看光影在天边缓缓退去。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近处飘来邻家炒菜的香气。这一刻,世界定会安静得刚刚好,像一首未写完的诗,余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  秋分之后,昼渐短,夜渐长,寒意也将步步紧逼。这种不可逆的流逝,像极了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终将学会与遗憾共处,如同树木坦然接受叶落的必然。但我知道,这并非终结,而是一种沉淀。就像那些深埋地下的根,在寂静中默默积蓄力量,静候一个春天的召唤。</p> <p class="ql-block">  秋分的美,恰在于它并非终点。它是一枚书签,轻轻夹在盛夏的炽热与寒冬的凛冽之间,让我们得以驻足,整理行囊,为下一段旅程留出空隙。它不张扬,却自有分量;它不喧嚣,却深藏哲思。</p> <p class="ql-block">  或许,秋分教给我们的,正是“平衡”的智慧:在得与失之间,在忙与歇之间,在炽热与冷寂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根秤杆。日子在节气里流转,我们在时光中前行。而这一天,恰好让我们学会在喧嚣中停顿,在丰盈中感恩,在寒来暑往中,守住内心的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