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儿时听闻 “仓颉造字” 的传奇,中国文字便在心底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在丝丝秋雨中,我们乘坐 3 路公交车,向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的它前行,这座博物馆距我们下榻的酒店约 3 公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专题性国家一级博物馆,以文字为核心,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与科学研究于一身。其建筑融合现代风格与殷商宫廷风韵,470.4 亩的占地面积与 91000 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彰显出宏大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馆内 2.7 万余件藏品,以世界文字为广阔背景,以汉字为主线,兼纳少数民族文字,宛如一部立体的文字史书,生动展示着中国文字的构形特色与演变轨迹。</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龟腹甲刻符 “八”、汉代《子游残碑》、正直碑,作为镇馆之宝,吸引着众多观众驻足凝视。它们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是文字演变历程中的珍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汉字,这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贯穿了华夏文明的始终。“仓颉造字” 的故事,不仅是对文字起源的浪漫想象,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p> <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这座博物馆中,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跫音,感受到文字在岁月长河中的跳动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待日后,我定要将这充满魅力的 “仓颉造字” 故事,讲给外孙女听,让这份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如同接力棒一般,代代相传,永不停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