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飞加拿大—旅加日记 9月21日

卢明珠

<p class="ql-block">  今天心情特别激动,因为受“广西大学加拿大校友会”高会长的邀请,我们夫妇二人将和妹妹一起去参加西大校友会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地点在列治文(里士满)市一个摩尔里面,一家华人酒楼叫“金如意”,怎么样,这名字很中国吧?</p> <p class="ql-block">  列治文(里士满)市是大温哥华地区华人最多的地方,有超过50%的华人。街景中文招牌密集,形成“小香港”特色社区。‌‌文化无缝衔接‌:中餐馆、超市、补习机构等中文服务全覆盖,新移民可实现零英语过渡。‌‌</p> <p class="ql-block">  红衣美女是今天的活动主持人,她靓丽的形象和娴熟的主持,为活动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校友会给德高望重的老校友赠送中秋月饼</p> <p class="ql-block">  还特意给我这个编外人员送了鲜花</p> <p class="ql-block">  高会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高会长是我妹妹很好的朋友,多年来她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p> <p class="ql-block">  我在会上发言。</p><p class="ql-block"> 我回顾了我的母校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君武时代,那时两校曾经合二为一,解放后西大增设中文系,师大著名的教授秦似(著名学者王力之子)调到西大作为“镇系之宝”,因此可以说我们两校尤其是中文系是一脉相承血缘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我还回忆了西大对我家人的培育之恩:</p><p class="ql-block">我的三舅公解放初期在西大本科毕业,考取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研究生,成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柳州稀有的研究生。</p><p class="ql-block">我的三妹在文革开始时,仅读了三年小学,可是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她这小字辈跟老三届的千军万马一起拼杀闯过独木桥,成为广西1.5%录取率中的佼佼者,其中女生仅1637人,我的2个妹妹忝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三妹录取到西大机械系内燃机专业,一次在设计图纸时同学拍下了这张照片,前两年西大校庆选入陈列室展览。</p><p class="ql-block">二妹大学毕业后作为西大教师,被派到柳州筹办西大柳州分校,因为还没有校舍,就借用人民广场的科学会堂做教室,这就是如今广西科技大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一个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本想见识一下大棚,可是主人说刚喷了农药不能进去。回到家我才回过神来,有机蔬菜还喷农药?</p> <p class="ql-block">  买了各种蔬菜</p> <p class="ql-block">晚饭在本那比市的丽晶大楼吃中国小吃。食客多为华人,且大多操粤语。</p> <p class="ql-block">我点了一碗花溪肥肠拌粉</p> <p class="ql-block">其余人要了牛肉汤粉,料子很足</p> <p class="ql-block">回程顺路去了个朋友家,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撒下万道金光</p> <p class="ql-block">老伴顺手拍下这张照片发给儿子</p> <p class="ql-block">儿子回赠照片名《几度夕阳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