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分”已到,秋播在即,为了做好秋播工作,近期,县老科协农业专委会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对我县秋田进行了测产调查以及秋播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种好小麦进行了座谈商讨。今年我县秋粮播种面积19.8万亩,预计亩产418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但秋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今年秋粮生产受前期干旱和后期多雨低温的影响,玉米成熟期不一致,有些田块出现晚熟情况;二是全县地下害虫发生虫量较重,据县农技中心调查,是近五年发生最高年份,虫田率达91.1%,其中达标率达到26.8%(亩虫量2000头以上),亩虫量6000头以上重发田率占1.8%,最高田块亩虫量7467头,其中全县平均亩虫量是去年的2.8倍,达到防治面积12.6万亩左右;三是农户备种积极性不高,有以粮代种的现象;四是回茬面积增加,预计今年种植回茬小麦在20万亩左右,增加了秋播工作的难度。为此,为种好今年小麦,要认真抓好以下几点关键技术措施。</p><p class="ql-block"> 一、选用良种,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内因。1、川塬灌区:以种植西农226、伟隆169、西农857、陕禾1028为主;搭配种植孟原1号、西农388、中麦578、华麦207、西农511; 2、塬区旱肥地:以种植西农226、荣华906、西农857为主;搭配种植百农207、荣华906;3、北部台塬地:主要种植荣华906和伟隆123为主;4、山区旱地:主要种植西农822和铜麦6号为主。.</p> <p class="ql-block"> 二、抢抓高产播种期。 “麦收在种”。过去种小麦农谚讲“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由于近年来气温逐渐升高,种性偏弱冬性和半春性,土壤肥力的提高,现在种小麦应按节气为“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塬,霜降种河滩”。我县小麦的高产播期应在10月5日——10月20日为宜。冬性品种,9月28日——10月8日;弱冬性品种,10月5日——10月12日;偏春性品种,10月12日——10月20日为宜。亩播量为12.5——15公斤,争取在10月20日播种结束。同时正茬麦要防止早播,回茬麦要防止晚播,晚茬麦要争时抢播,千方百计把小麦种在高产期,以利冬前培育壮苗。</p> <p class="ql-block"> 三、防治地下害虫,确保小麦一播全苗。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压低病虫基数;二是选用包衣种子,开展药剂拌种,严禁“白籽”下种;三是进行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亩虫量在4000头以上的田块,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辛拌磷或毒死蜱等颗粒剂,亩用量4——5公斤,均匀撒施或随播种条施。</p><p class="ql-block"> 针对全县川、塬、坡、滩、山不同地域,种粮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要根据自己地理特点,选好品种,抓住高产播期,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种足种好小麦,为争取明年夏田丰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我县的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岐山县老科协农业专委会段群堂 李玉文 1薛永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