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独山岛享独岛野趣——骑游“一湖三岛” 怡享四日水韵(二)

无欲则刚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多云。</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三个小时,悠然漫步于古街石板路上,在浸染了岁月的古意、探访了历史的遗痕后,于十一时,满怀古风遗韵,悠然乘船离开南阳古镇,前往下一站~去迎接山野的呼唤,去领略独山岛那份天然的野趣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往来于两岛之间的交通船,早6:30始发,每一个半小时一班,人+车=15元。虽是公共交通船,这一班次却成了我们的“专享”。经过22分钟3.3公里的航行,在距离独山岛只有5公里的黄山港登陆。</p> <p class="ql-block">  十二点半,在距独山岛2.5公里的两城镇安营(网上没查到独山岛住宿信息)。</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下午四点,开始独山岛骑游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水间孤山,画中独岛。</p> <p class="ql-block">  它静静地躺在独山湖的西北部,四面环水,距湖北岸1公里,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6米。因孤峰独立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它以一条远近闻名的“水上公路”而与外界相连。</p> <p class="ql-block">  这条1.5公里长的网红公路笔直如矢,醒目的三色线劈开澄澈的水面,直指云深翠色处。</p> <p class="ql-block">  骑行其上,恍若凌波微行,车轮轻掠,清风拂面,天光与云影在眼前无尽舒展,让人感到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心随景动,神随物游,仿佛不是行驶在路上,而是游弋在画中,是一场与天地共徘徊的温柔徜徉。</p> <p class="ql-block">  离开水上公路,远远便见一块巨石兀然于山的一侧,那就是独山岛最为著名的景点~“独山神石”。</p> <p class="ql-block">  按照指示标识,绕过山脚,但见一块巨石拔地而起,伟岸矗立,直插云天。它约有30多米高,独立于山体。据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取石,炸掉了半座山,而唯有此石“金身不破”,遂成此状,虽为人作,却似天成。</p> <p class="ql-block">  近前细看,神石色泽深沉如墨,纹理嶙峋纵横。其形如巨碑巍然屹立,庄重威严;侧观则似一柄直指苍穹的利剑,锋芒隐现,凛然破空,恍惚间竟感有远古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原本是昔日开采给独山留下的一块“伤疤”,而今却化作吸引无数目光的壮丽奇观。“独山神石”之威名,堪称人们对自然的虔诚敬畏,也是对历史伤痕的深深抚慰。而独山神石也像一位披甲武土,默然傲立于天地之间,守护这一方水土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  离开神石,弃车步行登岛。岛不大却颇有层次,环山道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  一座不大的山却载着两千多年来厚重的历史文脉——</p> <p class="ql-block">  夫子楼:春秋时期孔子多次带领弟子登临独山避暑,并在此著书讲学。孔子盛赞独山美景,流连忘返,遂有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悟。后来独山岛一带一直属于孔府封地,孔子后人为纪念先人建造了一座“夫子楼”。</p> <p class="ql-block">  朝阳洞: 位于岛上半坡处,洞高数尺,阔盈丈,内含洞中洞结构,是远古时期的一个天然洞穴。后人在洞前建一大殿,原名“玉帝宫”,供奉玉皇大帝。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公元1699年)曾下榻独山。康熙登临此殿拜谒玉皇大帝,感叹朝阳洞的高大雄伟如登上天庭,自己像做了神仙一样,便卸书“皇天大道”四字赐予朝阳洞。</p> <p class="ql-block">  后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 (1765年),也曾驻跸于独山岛上,见朝阳洞奇绝,遂御书 “朝阳洞”三字。</p> <p class="ql-block">  康乾二帝墨宝的加持,给这个小岛平添了浓浓的皇家气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及至登顶,原始渔村风貌与湖光山色交融的景象豁然呈现~</p> <p class="ql-block">  抬眼眺望,一边是碧波万顷的湖水,一望无际,水天相连,一边是隔水相望的连绵群山,俯瞰则是山色、湖光、岛影映衬,山拥水润,水抱青山,如一幅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  山下渔村红瓦绿树,参差错落,自半山腰向山脚延伸,偶有炊烟袅袅,隐隐飘散,与傍晚湖上的薄霭融为一色。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化痕迹,只有渔村原始的质朴与湖山相依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个半小时后结束游览,身后湖光山色在暮色中渐渐隐去,独山岛也逐渐恢复了平静~独山岛有山水之形,亦有文脉之魂。圣人游历、帝王题字等固然为山水添了文化分量,然渔村炊烟,才是这方天地最本真的气息。当城市的高楼渐次亮起霓虹,独山岛的渔火依然如千年前般,洒满湖面,星星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