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每到春秋季节,很多人便会出现一连串的喷嚏、止不住的清水鼻涕、堵塞的鼻腔等症状。可别轻易把这种毛病当作普通感冒,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据统计,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已高达1.5亿,且城市地区患病率逐年攀升,如今已成为影响大众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疾病。<br><br>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br><br>过敏性鼻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发的慢性鼻部炎症。当人体吸入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误将其判定为“有害物质”,进而释放大量组胺等化学物质攻击鼻腔黏膜,最终引发炎症反应。<br><br>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br><br>-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见如春秋季高发的花粉症<br>-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多由尘螨、霉菌等常年存在的物质引发<br><br>二、如何区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br><br>这是很多人都会混淆的问题,其实通过几个关键特征就能轻松分辨:<br>从病因来看,过敏性鼻炎由接触过敏原引起,而感冒则是病毒感染导致;发热症状上,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不会发热,感冒患者却较为常见;全身症状方面,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引发乏力等全身不适,感冒则常伴随咽痛、全身乏力;病程时长上,过敏性鼻炎会随过敏原暴露反复发作,感冒通常7-10天即可自愈;鼻涕状态也有差异,过敏性鼻炎多为清水样且量多,感冒的鼻涕可能从清稀逐渐变为黏稠。<br><br>三、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br><br>- 阵发性喷嚏,尤其在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症状会加重<br>- 清水样鼻涕,且分泌量较多<br>- 鼻塞,可能单侧鼻塞,也可能双侧同时鼻塞<br>- 鼻痒,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眼痒、喉咙痒<br>-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br><br>四、揪出“过敏元凶”<br><br>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分为两类:<br><br>(一)吸入性过敏原<br><br>- 花粉:春秋季节是高发期<br>- 尘螨:多隐藏在床垫、地毯、沙发等家居环境中<br>- 霉菌孢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br>- 室内空气污染物:如甲醛、PM2.5等<br><br>(二)接触性过敏原<br><br>- 宠物皮屑:猫、狗等宠物的毛发和皮屑<br>- 蟑螂分泌物:蟑螂的排泄物、分泌物等<br><br>五、科学诊断与治疗<br><br>若过敏性鼻炎症状反复出现(每年发作≥4次),建议及时就医。耳鼻喉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鼻内镜检查和过敏原检测,能帮助明确病情和致敏原。<br><br>治疗需遵循阶梯式方案,具体如下:<br><br>1. 避免接触过敏原(一级预防)<br><br>- 花粉症患者:减少春秋季户外活动频率,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br>- 尘螨过敏者:使用防螨床罩、枕套,定期用高温清洗床上用品<br>- 霉菌过敏者: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及时处理潮湿角落<br><br>2. 药物治疗<br><br>-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需按照医嘱规律使用<br>- 抗组胺药:能快速缓解打喷嚏、鼻痒等症状<br>-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同时合并哮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br>-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建议每日1-2次,可帮助清除鼻腔内残留的过敏原<br><br>3. 免疫治疗(脱敏治疗)<br><br>- 适用于已明确过敏原的患者<br>-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br>- 疗程通常为3-5年,全程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br><br>六、生活小贴士:预防胜于治疗<br><br>1.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重点清理床垫、地毯等易藏尘螨的区域,减少尘螨滋生<br>2. 大风天气或雨后,空气中过敏原浓度较高,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做好防护措施<br>3. 注重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坚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br>4. 及时就医:若自行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并发症,需尽快到医院就诊,调整治疗方案<br><br>过敏性鼻炎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长期控制不佳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哮喘、中耳炎等并发症。因此,科学识别过敏诱因、坚持规范治疗、做好长期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