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美,向美而行——2025年莲花县“天工杯”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在莲花中学成功举办

[太阳]

<p class="ql-block">艺术是心灵的沃土,美育是成长的翅膀。在这秋意渐浓的时节,萍乡市莲花县高中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选拔比赛,由莲花中学承办并成功举行。这是一场美的盛宴,一次思维的碰撞,更是一场教育智慧的深情对话。各位参赛教师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充满感染力的课堂语言,引领同学们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徜徉,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美育华章。</p> <p class="ql-block">谢阿钧主任为本次比赛指明了方向,也给予了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极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赛场风采】</p> <p class="ql-block">李明老师以“初心与使命”为主题,回望现代中国美术的演进,解析《矿工图》《太行丰碑》等经典美术作品,对比新媒体动态《星月夜》,探讨科技如何拓展艺术边界,引导学生在图像中读懂家国叙事与美学创新,体悟美术记录历史、美化生活、提升人类尊严的独特价值,树立文化自信,激发以原创致敬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实现中国梦而挥笔担当的使命感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黄建树老师以鉴赏美术作品为主题,紧扣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课程上通过图片《蒙娜丽莎》《蛙声十里出山泉》和《最后的晚餐》,《芦昂大教堂》,《夜巡》等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怎样去鉴赏美术作品。课程融合美术鉴赏、历史背景等引导学生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让学生明白如何去欣赏一幅画,不光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脑去想,用心去体会,探究画面就像和画家本人去交流,与之产生共鸣,并从美术作品多角度中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观点和判断。</p> <p class="ql-block">贺文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本课是《美术鉴赏》教材中探讨艺术创作主体意识的重要课程。教材选取了中外美术史中一系列经典的自画像作品,旨在引导学生超越简单的图像识别,深入思考艺术家如何通过自画像这一媒介进行自我记录、情感表达、身份认同和哲学思考。本课将帮助学生构建从“形式分析”到“文化理解”的鉴赏路径。</p> <p class="ql-block">【教师研讨】</p> <p class="ql-block">课堂的余韵未消,思维的碰撞正浓。当公开课比赛的掌声落下,评组委和听课组的老师们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研讨。这不仅是比赛的延伸,更是全体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现场。</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美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怀揣对教育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继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更多美的种子,静待百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编 辑:陈巧巧</p><p class="ql-block">初 审:黄蕾赟</p><p class="ql-block">终 审:谢阿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