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8日上午9点35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一行四人两对夫妇兴致勃勃从上海火车站乘高铁至黄山北,下午12点45分再换乘下午1点30分高铁至泾县站。沿途耗时四个半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年逾古稀的我们不辞劳累,此行究竟为何而来?目标明确,就是为了拜访一人。此人就是上海海远投资公司董事长庞焕泰先生,当地人亲切称呼他为“老爷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位共和国同龄人,</span>从军28年,曾是南海舰队歼击机飞行员,是位拥有大校军衔师级军转干部,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口头禅是“飞机没有倒档。只有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从66岁开始,他“摸着石头过河”,于艰难中起步,在奋斗中崛起,整整耗时10年,每年报废一辆车,轮胎无数,不仅使频临倒塌的祖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潜口、泾溪</span>三处古村落大放异彩,也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初步实现了“<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align: initial;">绿水</span><span style="text-align: initial;">青山</span><font class="meipian-red" style="text-align: initial;">就是金山银山</font><span style="text-align: initial;">”的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三处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爷子”成功抢救</span>的古村落,有人形象比喻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爷子”晚年得子,而且是三子!如果按照时间排列,祖源为老大,潜口为老二,泾溪就是“老幺”,也是“老爷子”的心头肉,起名“梦乡村”,将自己的新家安在这里。一群有志者也跟随“老爷子”在此安家落户,以成为新村民、新志愿者为荣,为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可惜因为最近在修路,我们此行仅看到泾溪一处。留点遗憾也好,下次再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出站后,坐上公司专程接站的商务车。半小时后,到达泾溪水镇老街。</p><p class="ql-block"> “老爷子”今年七十六岁了,戴着一顶鸭舌花帽,身穿梦乡村志愿者统一的深色体恤衫,衫后印着“一群人的乡村梦”七个字,依然一副军人风范。</p><p class="ql-block"> “老爷子”很忙,准时站老街路口迎候我们。寒暄过后,各忙各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被安排在临江的老街73号具有典型晚清风格有千脚吊脚楼之称的民居入住。</p><p class="ql-block"> 民居分上下两层,各有两套房间。我们两对夫妇住上层,下层由陪同我们采访也是来自上海的陈会长、赵老师居住。</p><p class="ql-block"> 从9月18日至21日,四天三夜,我们白天外出采访考察,晚上居住在此。亲身体验了一番皖南吊脚楼的滋味:因为全部是木结构,隔音效果较差,走路“咯吱咯吱”响,夜晚隔壁呼噜声声声入耳。有点像当年上海老式里弄房。</p> <p class="ql-block"> 房屋装饰简单,功能齐全,内外分明,有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卧室宽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 卫生间干湿分离。</p> <p class="ql-block"> 楼梯上来,有一间会客间。</p><p class="ql-block"> 房间临江,有蚊子,无事不开窗。装有中央空调,凉爽宜人。</p> <p class="ql-block"> 泾溪水镇吊脚楼,又称“吊栋阁”。</p><p class="ql-block"> 据章渡乡志记载,该建筑群吊栋阁部分始建于元末明初,相传系陈友谅军师张宗道圈地而建,并留下“永不倒镇”的吉兆语。老街主体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多为晚清遗存。</p><p class="ql-block"> 泾溪水镇靠近青弋江,当地气候湿润,水位变化较大。吊脚楼的下部采用木柱架空的结构,使房屋主体与地面和水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水流对房屋的直接冲击,减少了湿气对房屋的侵蚀,有效防止屋内地面潮湿,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p><p class="ql-block"> 泾溪水镇的地形存在一定起伏,吊脚楼根据地形的高低错落进行建造,通过调整木柱的长度和角度,使房屋能够稳固地建在不同地形上。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对地形的大规模改造,降低了建设成本和对环境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章渡是著名的水码头和古道中心点,商贸活动频繁。吊脚楼前店后宅的布局,既方便商家在临街的店铺进行商品交易,又能满足居住需求。临江的建筑形式还便于货物的装卸和运输,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一般为木质结构,木材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透气性,使屋内冬暖夏凉。同时,房屋的开窗较多,可以保证室内通风和采光良好,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体系,这种结构通过木柱、木梁和枋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木构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不用一颗钉子,不仅使建筑更加牢固,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精湛。</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的设计和建造遵循了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泾溪水镇独特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当地老乡延循古法,习惯在江水中洗涤衣物、锅碗瓢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凌晨五点,就有人将衣物浸在水里,再将衣物放在石板上</span>用木棍拍打。这样不用肥皂就可以将衣物清洗干净,还不会污染环境。拍打声此起彼伏,成为江边独特一景。</p> <p class="ql-block"> 大门对面有诗仙李白的一座浮雕。</p><p class="ql-block"> 李白曾三次游泾川,“泛泾溪”时主要集中在如今县城附近的赏溪段、落星潭附近章渡段和水东附近桃花潭段,并留下了《泛泾溪》《早过漆林渡寄万巨》等数首与章渡有关的诗篇,如“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生动地描绘了青弋江章渡段“泾溪”美景。</p><p class="ql-block"> 名人效应吸引了更多人来此定居,推动了当地的建设和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泾溪古镇</span>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 当晚,“老爷子”在老街100号原为颇具特色徽派大宅大夫弟现为餐饮一体万嘉酒店的百合宴会厅,为我们接风洗尘。</p> <p class="ql-block"> 席间,我们仔细聆听“老爷子”满怀家国情怀讲述十年前,他不顾外界质疑,不惜用完自己积蓄、甚至卖掉别墅,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有志者,成功挽救了已经房倒屋塌、垃圾遍地、杂草丛生、人去楼空即将自生自灭的泾溪、潜口、祖源三处千年古村落。在宣城地图上新添上“梦乡村”的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 “老爷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们听得有滋有味,随着他的情绪起伏。</p><p class="ql-block"> 大家边听边问,边吃边喝。<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知不觉,三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年创业史,其中,早期存在的国家政策不完善,老住户抵触情绪,资金链断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一波三折,其中甘苦,岂是三言两语,说的清,讲的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好在创业初期的阵痛,经过不懈努力,已经过去,美好未来的曙光就在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 赓续传统的前店后宅的布局,泾溪水镇青弋江边数十幢新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初具规模。在保留传统徽派主要建筑风格基础上,还推陈出新,根据“老爷子”的建议,在底层墙面适当增加窗户,更加科学宜居。</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最受业主青睐的是复式房。</p> <p class="ql-block"> 在泾溪水镇到处可以遇到穿着统一深色体恤衫,衫后印有“一群人的乡村梦”的志愿者。无论男女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自觉干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改变古村落面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泾溪水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沉浸在难以言表的喜悦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泾溪水镇千年古村落必将大鹏展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朝气,成为皖南的一张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 临回沪的前一天,“老爷子”提议:我们到太平湖吃鱼去!</p><p class="ql-block">一呼百应,大家附议。</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亲自驾驶奔驰商务车,带我们去。皖南的路弯弯曲曲,几乎没有直道,来回三个小时路程,“老爷子”驾轻就熟,见缝插针,快速平稳,安全往返。</p><p class="ql-block"> 大家敬佩不已!我对“老爷子”开玩笑说:一辆奔驰商务车,让你开出歼击机的感觉!我们好像不是在坐车,而是在乘飞机!</p> <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湖畔等候快艇的间隙,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建议我:“老爷子”二次创业成功,花帽子功不可没!你也应该戴戴,沾沾“老爷子”的喜气。</p><p class="ql-block"> 戴上这顶有来历的花帽子,我是不是也蛮有腔调的?!</p> <p class="ql-block"> 饭店的鱼,都养在太平湖活水里。伙计问我们:要吃多大的鱼?我来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七人为了不浪费,一顿吃净,捞了一条六斤重的胖头鱼。一鱼两吃:头部煲汤,身体红烧。</p><p class="ql-block"> 我夫人看到这么大的胖头鱼!喜不自禁,捧在手里,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 致敬!砥砺前行十年圆一梦的挽救古村落开拓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爷子”庞焕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爷子”的丰功伟绩可歌可泣,必将青史留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见了!泾溪水镇,我们还会再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见了!“老爷子”,勿忘崇明王家新天地之约,期待再相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