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阎聚福</p><p class="ql-block">图:荆麟峰</p> <p class="ql-block"> 七、《独兰知青》小报</p> <p class="ql-block"> 独兰知青50周年纪念活动后,荆麟峰翻箱倒柜找出了他收藏的一份《独兰知青》油印小报,随翻拍发给我,引起了对这张小报的一段回忆。</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77年5月,贫困单调的生活,让不少独兰知青都产生了改变的强烈愿望。那天,我们几个人踏着月光,在独兰小学教室开会讨论并做出了六项决定:</p><p class="ql-block"> 1、五月三十日晚,举行独兰知青政治夜校开学典礼。2、由三名知青组成理论辅导组,组织学习毛选第五卷。3、拟选文化基础好的知青,先组建历史文化常识学习辅导组。4、在碾坊外墙抹一块黑板,作为夜校宣传平台。5、办一张不定期油印小报叫《独兰知青》。6、向镇城底公社各村知青点发《群英会挑战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夜校开学典礼后,大约十天左右,知青们写的稿件基本收齐后,略加整理,就同荆麟峰一起在我的小屋炕沿上开始设计小报版面。</p><p class="ql-block"> 荆麟峰自持字好,铺开蜡纸,拿起铁笔,就要动手。我忙说:“你刻过钢板吗?”他点点头。我仍不放心地说:“蜡纸上刻字,刻错了是不能改的,你还是先在废蜡纸上练一练吧。”荆麟峰不耐烦地说:“你放心吧,给你刻坏不了。”说完,拿上钢板、蜡纸、稿子回他屋了。</p> <p class="ql-block"> 想不到,一天后他将刻好的三张蜡纸交给了我。看到刻出来的秀丽字体,我甚为惊讶,他一气呵成,真是不简单。很说明他善于动脑掌握一手过硬的写字本领,我不由得对荆麟峰刻钢板的本领所下的功夫暗暗佩服。</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将事先画好的5幅画稿,把蜡纸蒙在上面,先双钩描下来,然后,在钢板上刻出来。最后,刻上每篇文章的标题、作者。整个四个版面就算完了。</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和荆麟峰在独兰小学,把它印出来,印了30份,全部做完天快黑了。</p> <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我俩一起把《独兰知青》小报一份份叠起来,发给知青。剩下的写上公社和各村知青点名称收。第二天早晨就在村设的邮政代办,作为印刷品寄发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插队生活后期参与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之后不久,古交屯兰川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开始了,独兰知青们陆续分批被派往屯兰川,我也被抽调到了大会战指挥部政治部工作。独兰知青夜校和《独兰知青》小报,被迫终断了。</p> <p class="ql-block"> 但这份极其幼稚的小报,我一直放在箱子里,带来带去,但不知什么时候,还是丢失了。所幸,荆麟峰一直留着。去年他就要把原件交给我,我知道这份小报在他心中的份量,怎能夺人所爱呢!</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 在夜色中,唤起这些曾经的回忆,使我们在独兰的倩影重新在视野里飘荡起来。这种怀旧,撷取经历中这七个片段,仿佛是听见了内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正如电视连续剧《渴望》中的主题歌所言:“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记忆中有些东西,像刻在石头上的字迹一样,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岁月是消磨不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