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科学家以戏谑的语言戏谑出醍醐灌顶,爱因斯坦算一个,他说:“两种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但宇宙我还说不准。”宇宙估计有限,人类的愚蠢却无限。这是一个沉重的历史现实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例子汗牛充栋的。像:东汉末“无谋何进做三公”,导致董卓乱汉;西晋弱智司马衷做皇帝,导致八王之乱;清朝道光皇帝罢黜林则徐,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至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犯浑干蠢事那就不胜枚举了,干了蠢事的人还觉得自己聪明绝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愚蠢首先产生于人的无知与局限,其次产生于傲慢与偏见,最后产生于自私与精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类自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局限性也客观存在,实践波浪式前进也符合实际。承认这一点不会丢面子。而蠢人不会承认自己无知,且对自身的愚蠢全然无知,这很要命,他会在荒谬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像古代许多皇帝寻求长生不老,迷信炼丹术一样,结果丢了自己性命不说,还把国家弄得摇摇欲坠。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爆发时,愚蠢的教皇认为是“上帝的惩罚”,必须到教堂忏悔,没有利用焚烧、深埋尸体等方式切断传播路径,结果有2500万人死于黑死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蠢人,总认为自己的认识和选择是对的,听不进去别的意见,对无知抱着满腔热情,使得愚蠢并非一种静态的缺失,而是一种不断膨胀的壁垒,指出他的错误,他视你为挑衅,为另类,为敌人。假如他掌握资源和权力,提意见者轻则被边缘化,重则有人身之危。官渡之战时,袁绍自以为是,偏听偏信,高明的谋士和厉害的将领杀的杀,关的关,降的降,结果被曹操以弱胜强打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蠢人,也是一个自私自利者,精于计算者,所谓的“精致的损人不利己者”,所作所为不遵天命,不顺民心,不按常理,全凭一己之私,荒唐荒诞。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可谓这方面的典型,连希特勒都说:“日本就像掉进陷阱的野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人愚蠢还不十分可怕,而一群人愚蠢,就可怕至极了。群体的愚蠢,往往比个体的愚蠢更“疯狂”,荒谬可以成为真理,野蛮可以冠冕正义。历史长河中,那些由集体非理性驱动的浪潮——从焚烧“异端”的烈火到种族清洗的狂热,如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斯大林的大清洗,柬埔寨红色高棉的血腥统治——无不是这种无限愚蠢的惨痛注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人类社会经常上演这样的闹剧:统治者自以为掌握了社会运行的终极规律,用一套看似完美的蓝图去改造世界,最终带来的却是社会的倒退与人性的窒息。在这种自负的愚蠢中,所有与蓝图不符的言行都被视为落后,被暴力清除。这种愚蠢,戴着理性的王冠,行着反理性的实质,其破坏力远非乡野村夫的无知可比。王莽新政就属于这一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更惨痛的是,愚蠢的成本低廉,传播迅速,而纠正它的代价却高昂无比。在这种不对称的博弈中,愚蠢仿佛一个永不枯竭的污染源,持续地抵消着人类文明的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无限的愚蠢,我们是否只能束手就擒呢?或许,答案不在于我们能否根除愚蠢——因为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愚蠢幻想——而在于我们如何与之共存,并为自己划定界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承认愚蠢的无限性,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它要求我们保持永恒的谦卑与自省,对自己的信念和判断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它提醒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所了解的微不足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谦逊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高明的人,其认知也不可能完全正确。网络信息时代,使我们可以快速接触、了解到许多信息,似乎对提升我们的认知有帮助,事实可能相反,且不说漫天的信息良莠不齐,单说互联网“算法”对人的认知其实弊大于利——“算法”会根据人的认知水平把人们分成不同的“格子人”,这对于网络就是瞬时的事情,“润物细无声”地推送你感兴趣的、符合你认知能力的信息,久而久之,你的认知水平可想而知,在原地踏步不说,还可能因迷信而退化,变得更加固执己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过脑一下,情况可能改观。一个传统的观点还是有效的,就是读有益的书,提高认知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我们必须竭力维护那些能遏制愚蠢无限蔓延的机制:开放的社会讨论、自由的批判空间、对多元声音的容忍、对经验与常识的尊重。这些机制无法保证我们抵达真理,但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某一种特定的、尤其是包裹着理性或道义外衣的愚蠢取得绝对的话语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类的愚蠢恰如我们身后无法摆脱的影子,随着智慧之光的每一次跃升,其轮廓也显得愈发清晰与庞大。认识到这一点,不是自轻,也不是悲观,而是清醒地前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