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八年前,东非大草原的风曾拂过脸颊;十八年后,乞力马扎罗的雪依旧召唤我们重返生命的原乡。2007年7月初遇的狂野心跳,在2025年的盛夏炽烈重生。从内罗毕都市脉搏到全球50大餐厅Carnivore的“野兽烤肉宴”,人类世界的烟火与原始渴望在此交织;而后,真正的荒野之门轰然开启——安博塞利的象群在乞力马扎罗雪峰下漫步,奈瓦沙湖的涟漪轻抚东非大裂谷的伤痕,地狱之门的嶙峋巨石诉说地球年轮,赤道线上的魔术颠覆时空认知,树顶酒店的木廊仍回响着“上树公主,下树女王”的历史足音。</p><p class="ql-block">而草原五大兽的登场,真正的奇迹在此刻无声绽放:</p><p class="ql-block">夕阳熔金,狮群撕扯着水牛的残躯,鬃毛如帝王冠冕在晚风中摇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象群跋涉过雪山与霞光,长鼻卷起千年尘埃,驮着整个非洲的黄昏归家;</span></p><p class="ql-block">猎豹慵卧金合欢树下,眯起的眼眸里还锁着白日追猎的闪电;</p><p class="ql-block">犀牛慢嚼荆棘的嫩尖,铠甲般的皮肤刻满大陆的演化密语;</p><p class="ql-block">水牛群骤然静止,犄角如林刺破天际,每道目光都是写给生存的警戒诗。</p><p class="ql-block">当纳库鲁湖的火烈鸟只留下粉色的记忆残影,马赛马拉的河岸终于迎来终极狂欢——万蹄雷动,角马群跃入鳄鱼潜伏的激流,生命以最壮烈的姿态完成天国之渡。这一刻,非洲用它血与蜜交织的荒野,为我们献上了一席穿越十八年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月30日 北京-迪拜-内罗毕</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迪拜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候机楼</p> <p class="ql-block">免税店</p> <p class="ql-block">迪拜特产-椰枣</p> <p class="ql-block">候机乘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 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首都内罗毕,全国分为47个郡,人口5244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数据),全国共有44个民族。</p><p class="ql-block">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上述两党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p><p class="ql-block">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四大总部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简称人居署)总部设在内罗毕。2021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110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21美元,经济增长率7.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中心,是城内最雄伟的建筑物,站在顶层可饱览全城风貌。这里已举行过许多次世界和区域性国际会议。内罗毕城市象征之称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是一座圆塔形的建筑,是许多大型展览的举办地点,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主会场就设在这里。如今,这里又是肯尼亚执政党的总部。</p><p class="ql-block">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始建于1967年,上个世纪70年代初建成后投入使用。整个建筑有32层,占地41万平方英尺(135000平方米)。楼内有一个宽敞的圆形剧场,可展览的面积40000平方米,楼下有180个地下车位。1989年,当时的肯尼亚政府将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拨给了执政党肯盟,肯盟的总部一直设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街景</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是肯尼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非洲东部高原,海拔1680米,人口约350万(2025年数据),以凉爽气候和联合国非洲总部所在地著称,兼具现代化都市风貌与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p><p class="ql-block">内罗毕位于肯尼亚中南部高原,北距赤道约138公里,面积684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温17.7℃,被誉为“阳光下的绿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儿童游乐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市区堵车场景</p><p class="ql-block">内罗毕的一栋标志性建筑 安博塞利飞往内罗毕的飞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家乐福---购买进入东非大草原所需矿泉水、水果等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知名50大餐厅之一的Carnivore餐厅,品尝非洲特色猛兽烤肉(佰兽宴)</p> <p class="ql-block">内罗毕的Carnivore餐厅是肯尼亚最著名的烤肉餐厅,以提供非洲特色猛兽烤肉(俗称“百兽宴”)闻名,被英国《餐厅》杂志,选入“全球50佳餐厅”名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住:内罗毕雅阁大酒店(Argyle Grand Hotel Nairobi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月31日 内罗毕-大象的天堂”--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远眺“乞力马扎罗雪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罗毕酒店出发,前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途中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休息区旅游纪念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出休息区,便遇长颈鹿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眺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峰</p><p class="ql-block">由内罗毕前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路上,远远看到位于坦桑尼亚一侧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p> <p class="ql-block">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是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的山脉,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海拔高度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世界最高孤峰、非洲第一高峰、有“非洲屋脊”之称。</p><p class="ql-block">乞力马扎罗山地区已经于1968年辟为国家公园,生长着热、温、寒三带野生植物和栖息着热、温、寒三带野生动物。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已于1981年将它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赛人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榻位于肯尼亚南边与坦桑尼亚接壤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基博狩猎帐篷营地</p> <p class="ql-block">基博狩猎帐篷营地(Kibo Safari Camp)位于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内,距离公园入口仅5分钟车程,是一家以奢华帐篷为主题的住宿设施。 营地坐落于乞力马扎罗山脚下,清晨可看到乞力马扎罗山雪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博狩猎帐篷营地---遇见从未见过的各种漂亮小鸟</p> <p class="ql-block">红嘴火雀</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火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覆盖广泛区域,包括西部、中东部、东部和南部非洲。栖息于开阔的草木林地,伴生有金合欢的荆棘丛,近开阔地的灌木丛,次生植被区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氏麻雀 </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鸟类,以英国自然学家威廉·约翰·斯温森命名。主要分布于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常见于人类居住区附近。主要以草籽和谷物为食,但幼鸟以昆虫为主。成对或小群体觅食,非繁殖季节形成较大松散群,有时可达数百只。生活在山地、沼泽、开阔森林、草原和灌木草地,尤其偏爱人类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氏丽椋鸟 </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是以德国收藏家Johannes Hildebrandt的名字命名的一种中型椋鸟。体型适中,长约18厘米,重50至69克。分布于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常见于海拔500至2200米的开阔林地和多刺灌木区和林地,常在地面觅食,有时跟随大型哺乳动物捕捉被惊扰的昆虫。以昆虫为主食,偶尔食用水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鹦嘴麻雀</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大型灰头麻雀。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如南苏丹东南部、埃塞俄比亚南部、索马里中部,经乌干达东部、肯尼亚至坦桑尼亚北部。其独特的罗马鼻外观和较大的体型使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栖息于干燥的荆棘草原和林地,有时靠近人类居住区。主要以种子为食,在旅店和野餐地从地面拾取面包和其他残渣。成对或小群活动,较少结成大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非黑鹟</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鹟科黑鹟属的鸟类。小型雀形目鸟类,特征为全身漆黑,头部、躯干及翅膀覆羽呈现钢蓝色光泽,与之相似的黑鹟相比,背部光泽更为明显。广泛分布于东非和南非的开放林地和轻度森林区域,如莫桑比克南部估计有超过10,000只个体,平均密度为每100公顷37.7只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头牛文鸟</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织雀科白头牛文鸟属的大型、粗壮而美丽的鸟类,自成一属。头部和下体白色,上体和尾部褐色,臀部和腰部呈红棕色,肩羽有醒目的红棕色小斑。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东部,常见于干燥灌木丛和稀树草原,偏好低于1400米的地带。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东部,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在海拔低于1400米的干燥灌木丛和稀树草原栖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叉尾卷尾 </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广泛分布在非洲萨赫勒到南非的鸟类,栖息于各类林地环境,尤其偏爱林地和草原地带。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如蝴蝶、白蚁和蚱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肯尼亚伯劳</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中型黑白灰相间的伯劳。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从苏丹东南部、埃塞俄比亚南部、索马里中部到坦桑尼亚东北部。其独特外观包括黑色头冠、灰背、白色‘V’字标记和白色臀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栗头丽椋鸟 </p><p class="ql-block">是雀形目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拥有金属光泽的羽毛,类似于蓝孔雀,分布于东非开阔地带,广泛见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至坦桑尼亚。栗头丽椋鸟嘈杂且群居,以广泛的食性著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蓝孔雀</p><p class="ql-block">是鸡形目雉科孔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为印度国鸟。雄鸟拥有引人注目的蓝色羽毛和壮观的尾羽,尾羽上带有独特的‘眼睛’图案,用于吸引雌鸟。雌鸟体型较小,羽毛色彩较暗淡,主要为褐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胄鬣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博塞利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是非洲度假胜地之一,位于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肯尼亚边境,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拔5895米的非洲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接近赤道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覆盖着积雪,山下莽原景色优美,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位于公园面积392平方公里,由于临近云雾缭绕的非洲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吸引着一批批前来观光的游客。</p><p class="ql-block">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各种动物数量巨大,其中聪明、热情、温柔、可笑的大象是那里公认的明星,同时大象也是“景观园艺师”大象看上去似乎是不加选择地乱吃东西,但事实上,它对食物也是非常挑剔的,只偏好某些特定时期特定植物,大象在湿季主要吃草,在干燥的月份里就以树叶,根和树皮为主食,象牙和象鼻在进食时得到了充分利用,前者是剥离和挖掘工具,而后者可以把食物紧紧抓住。</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口售卖纪念品的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前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司机已将车顶棚升起,以方便观赏动物。进入公园后,道路全是飞铺装的粉尘路面,车子一过便是尘土飞扬。这个时间段,公园内大批的观光越野车你追我赶,瞬间车内尘土弥漫,每个人便是灰头土脸的。</p><p class="ql-block">此时的车窗外,又是长颈鹿、斑马、角马、瞪羚等草原动物,但这些不是今天的目标动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进入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不久,便遇见一群漂亮的大鸟---灰冕鹤。</p> <p class="ql-block">灰冕鹤</p><p class="ql-block">是鹤形目鹤科冕鹤属的鸟类。又名: 东非冠鹤,小型鹤类,们是留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干旱大草原,尤其在东部和南部非洲常见。乌干达将其视为国鸟,出现在国家旗帜和徽章上。灰冕鹤拥有独特的金色羽冠和红白相间的面部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机根据车载对讲机中传来的动物信息,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便看到很远处已停了二、三十多辆车,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动物。</p><p class="ql-block">走近后看到,原来是发现了狮群在吃一头水牛,那场面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夕晖为狮群披上熔金的战袍,每一根鬃毛都流淌着帝王的辉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赏完狮子后,我们便去寻找今天的下一个目标动物--大象。途中遇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巨鹭</p><p class="ql-block">是鹈形目鹭科鹭属的鸟类。但巨鹭体型为其两倍,喙更大,头部顶部为赤褐色而非黑色。巨鹭主要生活在淡水或咸水附近,常见于湖岸浅水区、沼泽、河流、河口、红树林溪流。巨鹭主要以大鱼为食,例如鲻鱼、罗非鱼、鲇鱼、鲈鱼、鲤鱼和鳗鱼,也吃青蛙、蜥蜴、蛇、啮齿动物、螃蟹、虾和浮游尸体。它白天活动,觅食时较为安静,高达76%的时间保持不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鹮</p><p class="ql-block">是鹈形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以其弯曲的长喙著称,被称为“黑鹬”。其羽毛在良好光照下呈现出金属铜绿色调。彩鹮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带,包括中南美洲、大安的列斯群岛、南欧、非洲、亚洲、印度和澳大利亚。在北美洲,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从新不伦瑞克省至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而在西部则被白脸彩鹮替代。彩鹮全年群居,繁殖于沿海湿地,但在非繁殖季节广泛分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汤氏瞪羚</p><p class="ql-block">是非洲东非地区最为常见的羚羊种类之一。身披黄褐色外套,肩高约60至70厘米,体重介于20至35公斤间,以其惊人的速度闻名,最高可达80至90公里/小时。分布于东非的稀树草原和开阔草地,尤其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和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中可见其踪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斑马群</p><p class="ql-block">平原斑马</p><p class="ql-block">是最常见且地理分布最广的斑马种类。它们广泛分布于东非和南非的大草原上,从埃塞俄比亚南部直至非洲东部,向南延伸至安哥拉和南非东部。平原斑马在动物保护区中依然数量众多,然而它们面临着来自人类活动如狩猎的威胁,导致原有的栖息地遭受侵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驶了20来分钟后,远远看见有好几个大象群,已有很多车聚集在象群周围,如此庞大规模的象群,我还是头一次看到。2007年第一次来肯尼亚时没有见到如此庞大规模的象群,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马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象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两只大象在争斗,距离我们的车也太近了,几乎是擦着车头,越过道路。等大批大象越过道路后,便呈现出乞力马扎罗雪山下大象场景,太漂亮。转过头来,夕阳下的象群又是另一番景象,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这场景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乞力马扎罗雪山背景下的大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象背上的牛背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象群暮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博狩猎帐篷营地酒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蝙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地狱之门国家公园-奈瓦莎湖(东非大裂谷的明珠)、“上帝家园”之一的阿布戴尔国家公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传奇故事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谢谢观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