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作者:景中亭(成都李泉荣)</p><p class="ql-block"> 美篇编号:3332794</p><p class="ql-block"> 文中所用图片均为作者珍藏品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也算是一个资深古玩爱好者和收藏人士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我在成都国企作宣传干部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老一辈的艺术家、文化艺术界的老师们。经常聆听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回顾,并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行讲解,同时向一批批年轻人讲授古玩行业、传统收藏界一些门道和小常识,比如什么“开门”、“到代”、“拿古玩不手接手”、“先问价再上手”“别人不松手,自己不开口”等古玩市场的小技巧,我觉得很有趣,慢慢地我就从认识字画开始,喜爱上了古玩收藏!</p><p class="ql-block"> 我们哪时的年人,业余爱好和兴趣十分有限,有的喜欢交际舞,象跳园舞曲,八步舞、十六步,周末到郊外三三两两骑车出去搞野炊,而我则跟着一些文化老人,参加小型文化沙龙,逛文化艺术交流会和古玩(旧货)市场,去学习观摩……渐渐地变成了一个被同龄人认为不合时宜的“小老头”式的年轻人!就这样,我不管是上大学读书还是在单位工作,对古玩爱好,对古玩的收藏从来没有间断过!</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坎坷!但我自己只要是一进入对喜欢的古玩的研究,就有莫名其妙的的获得感和怡悦感!好了,不作感叹式的回忆了!说说自己对当下古玩市场的一些判断和感受吧!</p> <p class="ql-block"> 自己在古玩收藏的岁月中,没有独自一人闭门造车,而是广览博学,虚心求教,积极参与民间艺术品的鉴赏交流,不作固步自封的“玩古者”!尤其是近几年的时间中,我跟随中国物价协会《文物艺术品评估分会》的团队老师们,较系统地学习了一些关于文物艺术品助推经济发展的相关课程,自己也有一些心得和感受,现在分享给各位,希望能有一些抛砖引玉式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我经常说古董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而且是自己把家庭主要投资都加入了这个自己喜欢的偏好之中,是有自己的思维导图的。为什么呢?我想谈以下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古玩艺术品主要源于其稀缺性。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市场需求的综合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二、 古玩艺术品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p><p class="ql-block"> 古董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名家书画、官窑瓷器等因存世量有限,价格随时间推移持续攀升。例如高古宋代官窑(汝、哥、钧、定等)瓷器的年均增值率达23.7%,远超黄金的7.2%。而且是稳步向上! </p><p class="ql-block"> 就拿近现代文化与艺术价值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蒋兆和、关山月、陆严少、钱松严、潘天寿、王雪涛、黄胄……近现代大师们的书画)或工艺复杂的文物(如敦煌写经、良渚玉器)因承载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长期受藏家追捧。就拿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等画作在70年代仅以几十元一幅购入,现价值至少数千万甚至数亿元。 </p> <p class="ql-block"> 三、古玩艺术品避险与抗通胀功能</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古董艺术品被视为有效避险资产。其价值受政权更迭或货币体系变化影响较小,成为长期保值的投资工具。数据显示,艺术品投资回报率远超黄金、股票等领域。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和文化消费升级,高净值人群将5%的资产配置于艺术品投资,企业实体将10%的资金份额配置于文物艺术品作增值保值……这样的市场规范和体量正以悄然无声地扩张。</p> <p class="ql-block">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4年中国艺术品二级市场成交额逼近9500亿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进一步推高价格。哪些有先见之明的家庭有主见者,哪些实业界有敏锐嗅觉的老板们、哪些早有布局意图的各类平台精英们,正平心静气地把握着先机,蓄势待发 地等待着文化艺术助推经济暴发风口的开启!当然了,也有一些正在跑马圈地,还有一些在置疑和观望!古玩市场业中百态,尽显风流。</p> <p class="ql-block"> 但是,当下古玩市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看懂即将开行的文化产业财富的列车,即便座上了财富列车都能达到目的地,中途下车的、动摇怀疑的、意志不坚定的,步入歧途跳坑的,也许就是过客而已!以上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古玩爱好者联盟朋友参考!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