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秩芳华,艺心不改。</p><p class="ql-block">山西省话剧院自1945年诞生于烽火岁月以来,始终扎根三晋沃土,秉承“为人民演戏、为时代立传”的宗旨,创作演出了等近百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见证了新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成为山西文化战线的重要旗帜。</p><p class="ql-block">2025年,山西省话剧院迎来了建院八十周年的辉煌时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9月20日,我回到山西,回到阔别44年的省话,参加9月21日举办的山西省话八十周年庆典。</span></p> <p class="ql-block">1971年山西省话招收的全体学员。从风华正茂的英俊青年都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人都经历了山西省话最困难的时期,1972年1月就下放到吕梁,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秉成了吕梁剧社的宗旨:到农村去,到基层去。</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乎走遍了吕梁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乡村小镇,下部队,到基层……</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文水、孝义、交城,也不会忘记柳林、兴县、龙华垣;我体会了老乡的过午不食,饿得煎熬;也经历了山区干旱,每天只发一壶水,喝了不能洗,洗了没水喝的尴尬……我感受到与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欢乐,也带回满身虱子的无奈……深入基层艰苦的劳动让陈工、方彦、斗兵、卢润泽这些老师们有深刻的体会,创作出很多好戏,独幕戏,也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演戏,为时代立传……</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话的六名北京知青。</p><p class="ql-block">张纪中比我们五个人晚到省话几年……</p> <p class="ql-block">全部参加庆典活动的人员入住山西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在曾经工作过十年的省话标牌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们年轻时的模样,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庆典活动在省话小剧场举行。</p> <p class="ql-block">陈铎老师发来视频祝贺。</p> <p class="ql-block">梁春书院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孙伟导演通过视频发来贺电。</p> <p class="ql-block">吴彦姝老师通过视频发来贺电。</p> <p class="ql-block">李宗伦代表我们六个同学敬献了一面锦旗。</p> <p class="ql-block">1971年招收的六名学员。</p> <p class="ql-block">前两任的省话院长梁军、张凯与我们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现任院长梁春书与我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第二届会长、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剪辑车间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研究生导师的杨幸媛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庆典结束后,我们参观晋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原创话剧《立秋》。</p> <p class="ql-block">22号就要回北京了,再走一走迎泽大街,再看看太原…</p> <p class="ql-block">1971年到省话,我们住的地方,山西省文化局大楼。</p> <p class="ql-block">想参观一下纯阳宫,非常可惜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迎泽公园。</p> <p class="ql-block">五一广场。</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话。</p> <p class="ql-block">再见,太原!再见,山西!</p><p class="ql-block">吕梁文工团小弟弟尚宝春读《回到山西 回到太原》的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一篇文字隽永的短文,一幅幅温柔可亲的面庞,展现在“吕梁文工团∽永远的情谊”群内。</p><p class="ql-block"> 北京知青六位大哥、大姐们并排合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1971年你们出于对话剧艺术的热爱,满怀信心报考省话剧团;1972年就被下放到吕梁山上。同我们住进一个高墙大院。从省会城市走到偏远山区,对你们来说是不幸的遭遇,对我们来说是荣幸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话剧团北京知青与文工团北京知青在一个大院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共同生活、共同探讨艺术,此是一种缘分;我们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在一个大院认识了你们,在你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此不又是一种缘分吗?</p><p class="ql-block"> 宗伦兄英俊洒脱,待人热情;方云兄幽默风趣,爱动脑筋,会说一口孝义话;铁链兄高挑身材,爱说爱笑,常逗我玩;阿德大哥沉着稳健,书生意气,他跟子亭老师住南一楼第二房间,我是此室的常客,交谈甚欢;杨曼老师端庄大方,文温尔雅,一看就知出身不凡;坤棉老师浓眉大眼,活泼可爱,与教勇老师结婚时在南二楼第一房间∽简朴的洞房,甜美的婚礼,相濡以沬,相伴一生。</p><p class="ql-block"> 五年相处,五年相伴,五年相欢,谁能想到五十年后还能相见(李老师、蔡老师在孝义梧桐知青聚会相见,坤绵老师在平遥相见,铁链老师私聊不断,阿德、杨曼老师微信相见)无论任何交流都是一种缘份。</p><p class="ql-block"> 话剧团八秩之际,大群、白娟、惠明、春成代表吕梁文工团出席了庆典活动,我们为之庆幸!</p><p class="ql-block"> 书短意长,临颖不尽。祝福六位老师,身体康建,福祉绵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