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2时19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作为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秋分节气的核心含义是昼夜平分和秋季平分,即太阳直射赤道导致全球昼夜等长,同时将秋季一分为二,标志着气候由热转凉的关键转折点。</span>自此之后每下一场秋雨,“秋味儿”就渐浓一些。北半球白天渐短、黑夜渐长,天气也渐渐转凉,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今天秋分,2025年还剩下最后的100天了。</p> <p class="ql-block"> 秋分的美好寓意和象征主要体现在平衡与和谐、丰收与感恩、生命与变迁三个方面,这一节气承载着中华文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美好期许。秋分时节,昼夜平分,象征着人生的平衡与圆满。</p> <p class="ql-block"> 古人观物候定秋分,将秋分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三候水始涸。涸即干涸。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秋冬就会干涸。</p> <p class="ql-block"> 自2018年起,中国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秋分将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随着各地陆续官宣“入秋”,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开始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候瓜果满园、谷物满仓放眼广袤田野到处是喜人的丰收美景。</p> <p class="ql-block"> 秋风掠过广袤的田野大地仿佛被一支巨大的画笔描绘出片片金黄天南海北,一派丰收的喜悦这,就是秋分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玉米、稻穗黄得饱满、灿烂辣椒、柿子红得热烈、奔放共同织就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收画卷。</p> <p class="ql-block"> 每当秋意渐浓江南的河湖边总会热闹非凡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秋风起,蟹脚痒”。随着天气转凉,水温逐渐下降经过几个月生长的螃蟹蟹黄和蟹膏日渐饱满民间因此有“秋风起,吃蟹正当时”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秋季食蟹的习俗由来已久。糖蟹、洗手蟹、花雕醉蟹、蟹酿橙蟹黄豆腐、蟹粉小笼、秃黄油……与蟹相关的菜肴,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最原汁原味的做法当属清蒸,蒸制过后的秋蟹,色泽金黄,蟹斗一掀开,蟹肉雪白晶莹,膏黄金黄流油。掰开蟹身那膏油便顺着指尖流淌吸吮而入,腻齿粘舌用工具将蟹肉从蟹腔中剔出搭配姜醋食用更是鲜中带甜,回味悠长。如《晋书·毕卓传》所写“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p> <p class="ql-block"> 随着秋风渐起,北半球的光照时间也在减少受此影响,不少人的心绪渐渐泛起涟漪甚至因此感到疲惫、烦躁这多半是“伤春悲秋”里的“悲秋”。遇此情形,不妨在晴好天气里走到户外,亲近自然晒晒太阳,适度运动也与家人、朋友多聚聚多聊聊都是值得推荐的秋日消遣。不少摄影爱好者和热爱生活的人们会在秋分前后的晴好天气里拍摄“悬日”记录下日常的美好也记录下别样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唐代刘禹锡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之于人有时令人感受到萧瑟、寂寥有时则是另一番况味。</p><p class="ql-block"> 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赏秋色、闻秋声、悦秋景的“如梦佳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昼夜的交替,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品味岁月馈赠的每一份扎实与丰盈。</p> <p class="ql-block"> 秋分一半是内敛,一半是张扬,一半是凉飒,一半是明艳,一半是秋色宜人,一半是千里婵娟。此时的你,是否也有不一样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有些图片源自网络,鸣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