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鑫保健室-秋分·恰逢秋

昌平睿鑫保健室

睿鑫保健室-秋分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9月22-24日。秋分的“分”为“平分”之意。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p> 来历 <p class="ql-block">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有道是:“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正式入秋。</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渐认识到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也有规律可循。</p> <p class="ql-block">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大家熟悉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的“祭月节”是定于“秋分”这天,但秋分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后便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改至现在大家熟知的农历八月十五日。</p> 秋分习俗 野苋菜 <p class="ql-block">  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习俗。这里的“秋菜”实际上是一种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紫绿色相间的秋菜与鱼片一同熬汤,称为“秋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蕴含着中医秋天滋补的养生理念。</p> 竖蛋 <p class="ql-block">  秋分竖蛋是一项古老而有趣的习俗。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秋分竖蛋的传统。人们相信,在秋分这一天竖蛋成功,就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获得好运。</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看似是一种巧合或游戏,但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秋分趣多多 落叶🍂 <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了,树叶渐渐泛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变成一只只小蝴蝶,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秋分的礼物——落叶。</p> 看秋收 <p class="ql-block">  秋天是沉甸甸的收获的季节。在我们古老的农耕文化里,有着“春生夏忙秋收冬藏”的俗语。</p> 秋分保健小知识 <p class="ql-block">  秋分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过后,金气敛降、压力增加,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比一天冷。</p> 3处不能冻 <p class="ql-block">  腰部不能冻,腰部着凉容易导致寒邪侵犯腰腹部,导致腰腹部的疼痛;<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体育锻炼少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 腹部不能冻,腹部属阴,脾为至阴,最不能受凉,受凉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日久脾胃受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定要保护好小肚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后背部不能冻,后背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引起感冒、发热。</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记得带着小马甲</span></p> 热水熏鼻 <p class="ql-block">  热水熏鼻: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即可滋润肺脏,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也可以热毛巾热敷眉心</span></p> 解秋疾 <p class="ql-block">  缓秋燥——清肺梨:将梨带皮切块,放到碗里隔水蒸,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温热吃效果最好。1日3次,早中晚分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止秋咳——白萝卜汁:将新鲜的白萝卜削皮后加少量水榨成汁,一周喝1~2次即可防治秋咳。</p> <p class="ql-block">  防感冒——葱白姜片粥:先将粳米熬成粥,快出锅时放入姜片和葱白碎,再煮5~10分钟即可预防风寒感冒。</p> 吃什么 <p class="ql-block">  当夏日的余热退场,秋水般明净的风接踵而至,秋天给予了我们丰厚的馈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孩子们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