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的最大挑战就是要独立应对突发状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我们两牙自由行始料不及的情况频发:先是遭遇深圳天天下黑雨的极端天气,航班延误,取消,改签,又两次延误,造成抵达马德里三天没有行李的尴尬。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25年8月10号我们准备离开马德里租车开始两牙的自驾游,一早去取预定的车辆却又遭遇意外,所有条款都签好了要付款时居然信用卡刷不上,这真是第一次碰上。原来我们的卡都是磁条卡,现在都是芯片卡了。多数公司也都不用刷磁条卡的机器了。唉,也是几年没出国了,上半年在美国时因为钱包被错带回国再寄回护照时信用卡不让寄,因此几个月我都没卡用。加之国内现在都是微信支付宝几乎就没有刷过信用卡了。几个人的信用卡都不行,真是懊恼!都以为租不上车要公交出行了。不太甘心,决定再试试运气,不负“老驴”的不放弃,我们一家家租车公司询问,柳暗花明,终于在最后一家看到了可以刷磁条卡的机器,真是欣喜若狂,就差欢呼了,终于刷上了卡。给我们点赞👍 最后在这家公司租上了车。不怪谁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过份相信孩子了,应该互补一下(我出行经验比她丰富)。特别提醒后续要出来的朋友借鉴。我回国的第一件事估计是换信用卡了。有挑战,有意外,有扫兴,也有惊喜。可能这也是我挺喜欢自由行的原因吧。 侥幸租到了车,开始了自驾的行程,我们从马德里到马德里还车,原想到巴塞罗那还车的,价格差太多,算了(我们临时租车的价格已经贵过我们预定的了)。我们自驾游第一天的行程近400公里:马德里--托莱多--孔苏埃拉格--格拉纳达,住格拉纳达。由于两个美国孩子的加入,时间上和我们有点不合,我们相互迁就调整了一下原定的行程计划,舍弃了一些城市(例如科尔多瓦,龙达等)。 第一站托莱多。托莱多城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最早的建立者是罗马人。你看许多建筑上都有罗马帝国双头鹰的标志。千年之间,托莱多先后经历了罗马人、西哥特人、阿拉伯人的统治,建筑上阿拉伯风格多了。直到公元十一世纪,卡斯蒂利亚收复了托莱多,历经五百年,终于成为了塞万提斯笔下永恒的小城,一个融汇了多种文化、不同文明,三种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存在的“三种文化之都”,成为西班牙的精神之都,为托莱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和历史遗产,这是托莱多最光辉灿烂的时代。 <div> 时至今日,古城的风范犹存,几乎看不到一点现代都市的痕迹,走进它就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时代。觉得这是托莱多最显著独特的与众不同之处。托莱多在1986年整座古城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想想布拉格也是全城被列为世界遗产但多少都还是有点现代建筑的。</div> <p class="ql-block"> 托莱多的道路阡陌纵横,整个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很难找到现代建筑的影子,石子小路,商店或是民居,宁静的小巷,无处不在透露出古色古香的气息。在古城内开车还真要车技好,都是单行道,相当的窄,坡度也大,车辆几乎是擦着两侧墙壁走,有点像走山西的挂壁公路。我们的主驾泰森小朋友说我这次练车技了。路窄古城租小点的车合适些。我们的车大了点找停车位转了半天,结果最后还是收到了罚单。这儿并没有显示不能停车,而且大家都停在这里呀。</p> <div><br></div> 托莱多大教堂是当时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也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1247年动工。它采用了当时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形式,但并非从里到外自始至终都是同一种建筑风格。改朝换代,它的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内部装饰则吸引了穆德哈尔式的艺术风格,而位于礼拜堂的祭坛又显露出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可以说这是一座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庞大建筑群。据说教堂的唱诗班被认为是基督教界最为壮观的。 托莱多教堂正面有一大两小对称排列的三扇拱门:中间宽恕之门、左边时间之门、右边审判之门。天主教在历史上有段时期售卖赎罪券,购买了赎罪券的民众罪恶能得到宽恕(你信吗?),允许通过宽恕之门。审判之门则是门楣上雕塑了著名的宗教故事“最后的审判”而得名。三座大门均只在重大场合开放,游客只能从南面的侧门进入。 时间考虑我们没有入内了。大教堂中陈列着无数艺术瑰宝,钟楼下面的小礼拜堂,是一个珍宝库,最壮观的是16世纪的圣体龛。据说每年基督圣体节游行才被搬出户外一次。 毗邻大教堂的是托莱多的市政厅广场,相对宽敞。看来信仰与权力从来都是比邻而居的。这个楼说是红衣主教居住的地方。 市政厅 这个水池底部盘根错节、呈藤蔓状的装饰为人工制作,用钢铁材料塑造,水干了,大教堂倒影不完全。 高耸入云 中餐无处不在。 我们选择了一家西餐,说托莱多的鹿肉有名,点了份尝尝,只能说不敢恭维。 古城里还有很多全套骑士铠甲的纪念品商店,原来这里还是冷兵器时代欧洲重要的铸剑发源地,如今这里的工匠依旧在打造闻风丧胆的剑刃和无坚不摧的甲胄,它们被用在了影视作品中,所以托莱多还有个霸气的别称,叫作“兵刃之都”。这里有武器工厂和锦缎及雕刻车间,生产以穆德哈尔传统装饰的金属制品。 我们走到苏克多贝尔广场(Plaza Zocodover),穿过桑格拉拱门,又称“血之拱门”,和塞万提斯握了握手就往回转到停车处了。 桑格拉拱门是一座马蹄形拱门,这是一种伊斯兰建筑的常见特征,后来被融入城市的防御城墙中。 开上车上了城堡。 气势雄伟的城堡坐落在托莱多的制高点上。在公元3世纪,原本是罗马宫殿,皇家住所的用途延续到西哥特时期。到摩尔人统治时期改建成了堡垒,现在是军事博物馆了。外观看了一眼没有走进。塔楼可以登上去,想想要去山上观景台,放弃了。 欧洲好像都有这种“BIG BUS",我第一次乘坐还是十几年前去英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时。如果没有开车,觉得坐这车不错,经典几乎都给你走到。 对面是一所学校。 这儿可以看出,托莱多城东、西、南三面被塔霍河所环绕,河上有两条古桥将古城与外界联系起来,城堡真是很好的军事阵地。 从城堡下来走上了建于13世纪、14世纪哥特风格的圣马丁古桥,桥头矗立著防卫塔。这里的夕阳有“西班牙最美落日”的美誉。 <p class="ql-block"> 最后绕到萨格拉门,这其实是托莱多的正门,建于16世纪中叶。由于东西、南有塔霍河隔断,这是唯一能进入古城的一道城门。门上刻有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帝徽,也是双头鹰,帝国皇鹰。说城门上能看到塞万提斯留下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西班牙的城市之光”,这我们没注意,还是功课没有做好。</p> 方形瓮城面积很大,靠着西墙内立有卡洛斯一世的雕像。 <p class="ql-block"> 道路一直通向城堡山顶。据说从这个门进城,上山有电扶梯。</p> 开车上了古城对面的山上观景台,远眺托莱多,古城尽收眼底,感受真不一样。塔霍河真是天然的护城河,整座古城险峻的地势一目了然,确实易守难攻,难怪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教堂和城堡鹤立鸡群,那些低矮的房屋拱卫着城堡和教堂。宗教和权力不言而喻。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儿停留了一下,旁边有直饮水,哇,天气太热🥵,水居然是热的。离开托莱多感叹一下,有时间应该在古城住一晚,多走走。古城一日已世上千年啊。</p> <p class="ql-block"> 旅程的下一站是风车村孔苏埃格拉,大约六十公里。以风车景观和文学渊源闻名,穿过小镇直接上山。这里有11座风车,还有一座城堡,被普遍认为是塞万提斯《堂吉柯德》中“大战风车”场景的原型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一座经过的风车。</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拉曼查平原,橄榄树葡萄园遍布。</p> <p class="ql-block"> 这些风车当年都是磨坊,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80年代停止运转,现在就是一个景观了。</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城堡、风车、红土地,与山下铺展开来的小镇房屋相呼应,开阔无际的平原和漫天翻卷的流云,构成了生动大气的壮观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丘上往下看,红色的土地和绿色的植被组合成美妙的图案,小路在田野中绵延,到处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五彩斑斓的小镇,真美。</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中抵达格拉纳达,住下。停车在城里转了大半个小时,单行道太多。</p> <p class="ql-block"> 明天游览格拉纳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