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591】探燕儿岛的优雅浪漫,赏晨曦中的曙光日出,心屿咖啡的莫奈之窗,海誓山盟的爱如山海,爱情天梯的浪漫之夜,从初恋热恋守护圆满,到遇你与你予你余你。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5年09月21日,星期日,天气:多云。山上的蚊虫叮咬的厉害,现在每天清晨改为溜海边了,感觉比转山舒服多了,海边每天的风景都不相同,尤其是大海上空的蓝天白云变幻无穷,令人感觉美不胜收。 星空徒步20分钟即可到达台湾路的浮山湾海边,沿海滨步道向东可去小麦岛、海之恋广场,向西可去燕儿岛、奥帆中心。今天天气不错,决定沿海滨栈道前往奥帆中心。 星空每天清晨五点左右出门,到达海边时东方已呈现出橘红色霞光,说明太阳已从海平面升起。 喜欢晨泳锻炼的人们已经开始陆续上岸,他们一般五点钟下水半小时先适应一下海水的温度,然后在下水畅游到八点钟左右,上岸后吃早餐修休息一下,一般到中午才回家,下午再来畅游到傍晚。 喜欢下海垂钓的渔友已开始将皮艇搬到海边,准备出海了,这种渔友投资比较大,一般人玩不起。 海边有一群鸽子,不知谁家养的,这群鸽子在这里有20多年了,很多游客都会带着食物进行投喂,把这群鸽子养的很肥。 橙红色的霞光已染红了东方的天际。天气开始转凉,盛夏的人潮和喧嚣已经退去,这片小小的海滩恢复了原有的平静。 盛夏一房难求的海边酒店,几乎已是人去楼空。 在后背映射着日出红霞中,沿着拦海大坝向燕儿岛方向前行。 这个季节,在这个位置日出被小麦岛和岸边的建筑物遮挡了,看不到太阳跃出海平面的壮观日出,但仍然很美。 燕儿岛是青岛市区东部海边的一座小山丘,虽然不高,但站在小山上可以俯瞰大海,眼前没有任何遮挡,海面辽阔,西边很远的地方是薛家岛,东面不太远的是麦岛,正前方海中有两座形似馒头的海岛,一大一小,称为大公岛和小公岛。 站在燕儿岛观景平台上,向海面望去,可见180度的碧海蓝天,海天一色,天海相连。 拦海大坝。每天早晨,东升的红日总是从海面徐徐升起,把万道霞光射向天空,洒到海面,映红了蓝天,映红了碧波。 在燕儿岛观赏日出,可以站在山上的观景台边,一切尽收眼底;也可以下到悬崖旁,或走到海边礁石上,在那里吹着海风,听着潮汐,欣赏美丽的日出。 在拦海大坝,可见天边有些云层,红日努力挣脱云雾的羁绊,从海面上跃起,钻出云层,缓缓地升上天空,把海面上的云映射成了橙红色,把岸边的红礁石映射的更红。 隔着拦海大坝,望向远方,可见很多货轮停泊在海平面上。那里是青岛港的锚地,在那里停泊着很多等待进港装货和卸货的货轮。 拦海大坝铁栅栏内是军事用地,在这里荒废了几十年了,因为属于军产而不能开发。 大坝上有很多渔友在垂钓,他们天不亮就来了,据说钓的鱼比买的鱼要贵很多,有些甚至一天也钓不到一条鱼,他们主要是享受钓鱼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很多人肯定是不理解的。 过去来这里钓鱼的都是大爷,现在都变成了年轻的80后,在经济变革时期,他们找不到工作,有谁能理解他们呢? 到达燕儿岛了,上个月这个小沙滩会有很多人,恢复了往日的清净。山坡上被年轻人称之为“爱情天梯”的栈道似乎也没有几个人,酷暑之时天不亮就站满了看日出的年轻人,但到了晚上灯光亮起之后仍然会有很多年轻人聚集来此。 观景平台,太阳下面的小岛就是小麦岛了。 周边的房子基本都是鬼楼,因离海太近非常潮湿,很多人已经逃离。当时这些房子都属于海景房,还是很贵的,现在都卖不出去了。 远望拦海大坝,隐约可见站在大坝上的渔友。 燕儿岛山公园真的是一个绝美的地方。它坐落在青岛市南部,浮山湾的东端,就像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给你一种站在海之尽头的感觉。每当秋季来临,“燕岛秋潮”的壮观景象就在这里上演,潮水涌动,惊涛拍岸,那种震撼,你真的得亲自来体验一下。 很多人在这里租的房子经营民宿,把院子都修建的很漂亮。 燕儿岛,过去很少有外地游客光顾,每天早晨,只有附近的居民有来此晨炼。这里安静,干净,是看海的好地方,观赏海上日出。在欣赏了壮丽的海上日出后,还可以沿着海边步道向溜达,十几分钟后就到了奥帆中心,一路海景美不胜收。 观赏海上日出,把握时间很重要。夏天,天亮得早,5点就应到达海边等待了。冬天,日出在6:30左右,6点多就要站在海边上了。 这里,口渴了,可以自助买水,游人都自觉,没有人随意拿水。 “爱情天梯”有很多这种浪漫元素,因此成为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从初恋,到热恋,再到守护,达成圆满。 爬上“爱情天梯”就是燕儿岛公园小广场了。广场上有一座非常浪漫的“心屿咖啡”,很多年轻人会来这里见证自己的爱情,或举办一场《海誓山盟》的婚礼。 小广场上充满了吸引年轻人的浪漫元素。 遇见你,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可以留言的《海誓山盟》墙。 浪漫的小吃车。 广场上设置了很多这种可以免费领取的“应急玫瑰”箱。 山,海。与爱总是那么形影相随。海誓山盟:爱如山,坚韧如磐;爱如海,一往情深;燕岛山,依山傍海;天然一幅浪漫画卷。在这里,你可以与相爱的人一起赏山海相依,看云霞漫天,一起向爱出发。 海风拂过海面,也轻撩发丝,溅起心动的涟漪。初遇的甜蜜与悸动,相知相守的甜蜜与深情,平凡的时光也可以酿成世间最醇厚的酒,沉醉你我。在繁华都市中,心屿咖啡带您体验宁静与浪漫的完美结合。 “心海艺境”婚旅美学空间,引进特色餐饮文创业态,让游客们有机会在这里看海听风的同时,坐下来静静品味咖啡的浓香。此外,心形草坪的打造,将会为新人们提供见证海誓山盟的新空间。 在店外小广场上,有超多打卡点,时光邮箱、心动告白墙、爱情天梯……不得不说,心屿咖啡真是把浪漫刻在了基因里,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爱情梦幻岛,在这求婚或者举办西式婚礼应该会很棒。 在心屿咖啡店内,能看到的莫奈之窗,充满法式庄园的艺术美感,白色钢琴搭配悬挂的超大水晶灯,窗外就是青岛Blue......真的好美。 店内提供咖啡及各种饮品、甜品、冰激凌,冰激凌奶fufu的,口感绵密超美味,后续还有调酒和精酿啤酒,营业到晚上11点,可以期待一波啦。 室外的卡座也十分优雅,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拍照打卡。 这个大妈很潇洒,看着笔记本电脑,还吃着早餐,早餐后还跳了一支舞,跳的很一般,但自己却很投入,也许这是他年轻时的梦吧,真的令人羡慕。 心屿咖啡的二楼平台,放松心情,观海听潮,面向大海,那是另外一种享受,让人感觉到舒服。 二楼平台的座椅,给人感觉总是连七八糟的,似乎是管理不善。其实,这是给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享受,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乱七八糟的,这样可以放松你的心境,让你感觉到更加轻松,自在,舒服,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有时间来感受一下。 太阳已经挂在高空,平台上有遮阳伞,吹着海风,观海听潮,想想都很舒服。 站在心屿咖啡二层高高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海天一色,让人心旷神怡。这种开阔的视野,真的会让你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你的脚下。<br><br> 这只毛绒玩具小熊一直都在这里等你,让人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温暖。 在房顶,告诉了你心屿咖啡的谜底:青岛浪漫。 这里也是拍摄婚纱照的热门地点。新人们选择在这里留下他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里的海景、栈道和绿树构成了完美的背景。 如果你碰巧遇到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不妨送上你的祝福,分享他们的喜悦。 继续向奥帆中心前行,在这里有个入口,沿阶梯下到海边。 下面有一个网红洞,其实很浅,贴到洞底,才能拍出石洞的效果。 燕儿岛山的网红打卡山洞,位于公园内的特殊位置,是一条小缝隙,需要人缩在里面对外拍照,其岩体上方也适 … 燕儿岛山的网红山洞,透过山洞可以看到湛蓝的大海,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光线很好,拍照最好看了。长满潮时是过不来的,从而增加了网红洞的神秘感。 燕儿岛的魅力还是在夜晚,当“爱情天梯”的灯光开启时,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少男少女。 燕儿岛公园,不仅是青岛的一个海边景点,更是一个可以引爆文旅流量的网红热词,在小红书、视频号等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平台刷屏。 当浪漫的周末音乐演出,融入到燕儿岛公园的浪漫海岸线,海边的绿草坪陡然变身迷你的露天音乐会,令市民与游客的休闲时光“闪闪发光”。 爱情天梯在山丘高地的半山腰处,依山傍海、树木葱郁、景色优美,被网友称作“海边的莫奈花园”“现实版的哈尔移动城堡”。 燕儿岛公园移步换景,无论是被喻为“爱情天梯”的木栈道,还是新晋的“心海艺境”婚旅美学空间,以及让心灵放个假的全新打卡地心屿咖啡,都是当下被年轻人热衷“种草”的文旅流量入口。 当海阔天空与盈盈一山风在燕儿岛公园相逢,时而激情、时而慵懒、时而欢快的浪漫融入,在夕阳西下,独属于夏日的那份清凉舒畅,让多巴胺的松弛度拉到顶点。 燕儿岛公园建于2000年,是一处开放休闲山地公园,公园滨海依山而建,蜿蜒的木栈道深受人们的喜爱,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感受海岸线独特的浪漫氛围,被喻为“爱情天梯”的木栈道整修一新,全新的燕儿岛公园正诉说着海的浪漫。 经过前期的设计打造,燕儿岛公园“爱情天梯”颜值焕新,“心海艺境”婚旅美学空间更是给这片海岸线赋予了海誓山盟的浪漫内涵。 公园滨海依山而建,蜿蜒的木栈道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眼下,被喻为“爱情天梯”的木栈道修整一新,来这里漫步吹海风成为了一种独特享受。 走在爱情天梯上,一侧是碧波荡漾的大海,一侧是陡峭的岩壁,你仿佛置身于海与天的交汇处,那种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傍晚时分,和心爱的人一起漫步在爱情天梯上,看着夕阳慢慢下沉,聊着彼此的心事,这不就是浪漫吗? 当爱情天梯的灯光会亮起时,与海浪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一对情侣会选择在海边的长椅上坐下,感受海风轻拂,听着海浪的声音,悄悄私语,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燕儿岛山是青岛浮山湾东端的一个海滨岬角,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燕岛(又称燕儿岛)是位于青岛浮山湾东端的岬角,原为近岸海岛,清中期因泥沙淤积与人工治理形成半岛。 明清时期岛上设有龙王庙及湾子墙码头,1930年代成为国际夏令营营地及电影《浪淘沙》取景地。1947年美军设海水浴场,1968年起北海船厂进驻使之封闭。 2003年筹备奥帆赛时船厂迁出,核心区建成奥帆基地并保留隧道连接鹰嘴岩景观,燕岛秋潮与奥运场馆融合形成新地标。山东大学曾在此建植物实验场,海滨浴场因环境幽静受文人青睐。 黄海岸边有着汇泉角、大麦岛等许多岬角,每两个岬角之间环抱着一个海湾,这使得青岛海滨沿岸风采绰约,景色各异,在沿海城市中形成独有的迷人风景线。 这些岬角中,有的是自古以来与陆地相连的海角,有的本来是近岸的海岛,由于泥沙淤积再加人工治理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似的岬角,燕儿岛便属于这一类。 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形成“燕岛秋潮”景观,非常壮观。1936年入选青岛十景,1937年《青岛概要》记载其“半岛孤悬,秋高潮涌”的特征。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设立。同期,浮山所开始建庙宇,其中龙王庙(现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儿岛的最高处。 明清时期,为停泊渔船和避风,浮山所村曾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俗称湾子墙,作为燕儿岛的简易码头。 道光元年(1821),湾子墙曾得到修复。 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只是一个海边的荒芜之地。 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附带对燕儿岛作了如下描述,“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即今太平角)。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 1933年,燕儿岛被出让给万国会用于建国际夏令营青年营和换取资金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抗战胜利后,燕儿岛成了军事禁地,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青岛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建军用品仓库和靶场。 清朝的《即墨县志》中还没有燕儿岛的记载,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才出现关于燕儿岛的文字记载。过去,燕儿岛是许多年轻人郊游的首选地点。 燕儿岛突出海中,又有崖石,每年秋季风大浪高,撞击崖石,激起高浪喷泻如雪,许多人前去观赏,所以“燕岛秋潮”是青岛十景之一。 国立山东大学建校以后,在燕儿岛一带建有植物实验场,为植物系的教学进行各种试验。这时期许多大学学子常到燕儿岛来,他们很喜欢这片土地,到了夏季他们在岛上支起帐篷,看护种植的各种植物,晚间举行篝火晚会,白天则扑向大海游泳,这里逐渐成了离市区比较远的海水浴场。 著名女作家苏雪林,1934年与丈夫一起来青岛住在福山路3号,山东大学的教师宿舍(即沈从文故居)。他们去遍了青岛的各个海水浴场,她说燕儿岛浴场海湾宁静,环境幽美,海天一色,虽然距市区远,游泳的人很少,但这正是它的特点。 1935年,大导演孙瑜带领电影摄制组来青岛同时拍摄两部电影,为了避免重复,《到自然去》选在第三海水浴场拍外景,《浪淘沙》选在燕儿岛拍外景。我们看老电影《浪淘沙》,如果仔细一点,会辨认出燕儿岛的景色。 1968年8月2日,当时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做出同意中央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燕岛浮山所湾建厂址的批复,燕儿岛和其周围的浮山湾均被圈在北海船厂内,燕儿岛从此与世隔绝。 奥运会成功申办之后,北海船厂为让位于奥帆基地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燕儿岛又得以重见天日。许多年里,很多居住在老市区的长跑爱好者把燕儿岛作为长跑目的地。但多数人只能跑到太平角,每天能跑一趟燕儿岛的便觉十分骄傲。 青岛解放后,20世纪70年代,北海船厂从大港迁至燕儿岛。厂址选在了岸上,没有破坏燕儿岛。 自从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并确定青岛作为伙伴城市后,青岛经研究决定把“奥帆会”场地建在燕儿岛。北海船厂迁往西海湾,在燕儿岛的岸边建立了庞大的“奥帆赛”比赛场地。 此后,燕儿岛还保留了一小部分,上面有着葱郁的树木,为了保护燕儿岛,它的腹部建立了一条隧道,穿过隧道经过海堤就是鹰嘴岩,仍保留着旧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