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努瓦勒埃利耶的格雷戈里湖(Lake Gregory)。</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故事与英国殖民历史紧密相连:1872年,英国总督威廉·格雷戈里(Sir William Gregory)来到努瓦勒埃利耶,见当地一片沼泽影响城市美观,便在1873年出资买下这片约12英亩的土地,拦坝截断Thalagala溪流,将沼泽改造成人工湖,湖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殖民时期,这里是英国官员的休闲地,用于划船、钓鱼等活动。1881年湖中被放养鳟鱼,1913年湖水还被引入隧道,为附近的“黑池”水电站供电,至今仍在为小镇输送电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它是努瓦勒埃利耶的地标,游客可在此划船、骑行,欣赏湖光山色与殖民风情交融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的德文郡瀑布(Devon Falls)及周边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努瓦勒埃利耶附近,落差约97米,是斯里兰卡著名的瀑布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字源于英国殖民时期的一位咖啡种植园主“Devon”,瀑布所在区域曾是其种植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植被茂密,周围山峦叠翠,是斯里兰卡山地景观的典型代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边的湖泊和山谷,展现了斯里兰卡中部山区丰富的自然风貌,这片区域也是斯里兰卡茶叶种植的重要地带,茶园与自然景观交织,充满了独特的人文与自然融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的海龟孵化中心(海龟主题展馆),位于希克杜沃(Hikkaduwa)</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是海龟重要的产卵地,希克杜沃的海龟保护项目很有影响力。这里的巨型海龟雕塑是地标,进入内部是海洋生物展览馆,展示海洋生态与海龟保护知识,同时也致力于海龟的救助、孵化和放归,是生态保护与旅游结合的景点,吸引游客了解海龟生存现状,参与保护行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洋馆展示了多样的海洋鱼类,进一步丰富了海洋生态的科普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亲眼看到在游动的玳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化的海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洋馆还不定时的从这处海滩进行小海龟放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贾米乌勒·阿拉法清真寺(Jami Ul-Alfar Mosque),也被称为“红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建于1908年,是科伦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见证了科伦坡穆斯林社区的发展历史,也是斯里兰卡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融合了摩尔式和印度建筑风格,红白相间的格子图案外观极具辨识度,是科伦坡殖民建筑与伊斯兰建筑艺术结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科伦坡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当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解科伦坡多元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科伦坡的科伦坡市政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 模仿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建造,白色的外观、宏伟的圆顶和对称的柱廊设计,极具新古典主义风格,是科伦坡的地标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科伦坡市政府的办公场所,是科伦坡市政管理的核心机构,见证了科伦坡城市发展的诸多重要历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筑前的广场常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也是当地市民和游客了解科伦坡市政历史与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莱什瓦拉姆神庙(Sri Kaleshwaram Kovil)</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属于南印度风格的印度教寺庙,最具特色的是高耸的塔门(Gopuram),其上布满了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印度教神祇雕像,工艺精湛,极具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科伦坡历史悠久的印度教寺庙之一,它是当地印度裔社群进行宗教活动、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斯里兰卡多元宗教文化的融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科伦坡的独立纪念堂(Independence Memorial Hall),位于独立广场,是斯里兰卡纪念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重要地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在托林顿广场举行独立仪式,正式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政府于1949年动工修建独立纪念堂,1953年竣工。建筑设计借鉴了康提王朝“Magul Maduwa”(皇家接见厅)的风格,融合了斯里兰卡古代建筑元素,象征着对本土文化与历史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堂北面矗立着斯里兰卡首任总理D.S.森纳那亚克的雕像,他被誉为“国父”,是推动国家独立的核心人物。雕像基座的石狮与纪念堂的红瓦屋顶、石柱群形成呼应,展现了广场的核心纪念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下室的独立纪念博物馆则陈列着殖民历史、独立运动的珍贵展品,完整呈现了国家争取自由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内的金色佛像,周围环绕着棕榈树,属于独立广场的宗教文化景观,反映了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筑四周的60尊石狮雕像,复刻自13世纪亚帕胡瓦王国的狮子雕塑,每一尊都象征着斯里兰卡历代国王,寓意对国家主权与历史传承的守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堂内部的石柱长廊。60根石柱顶端的传统木雕(源自14世纪甘波拉王国的“Embekke”工艺)清晰可见,展现了建筑内部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个特别爽的记忆,当时天气炎热,游导让我们下车前去观赏纪念堂时说,进入大厅后会有风吹来,很舒服的。进到里面如然是的,阵阵凉风佛面吹来,让人顿觉特别的凉爽,特别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它由中国援建,于1973年建成,是斯里兰卡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外交活动场所,也是中斯友谊的象征建筑之一。建筑风格庄重大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设计融合了功能性与标志性,成为科伦坡的地标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建筑采用斯里兰卡当地寺庙特有的八角形平面,外部由40根雪花白大理石柱子组成外廊,柱端镶嵌金色花纹,入口处还有具有斯里兰卡民族风格的柱子,融合了热带建筑特点与当地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时,时任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提出希望中国援建一座国际会议大厦,以迎接1976年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周总理当即应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当时中国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且不久后又经历“文化大革命”,很多项目被迫停工,但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工程于1970年10月开工,1973年5月高质量按时竣工。为纪念斯里兰卡已故总理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大厦被命名为“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不仅是斯里兰卡举行重大国际、国内会议和展览的重要场所,更是中斯友谊的象征。2003年,中国又援建了班达拉奈克展览中心和国际研究中心;2010-2014年,中方应斯方请求对大厦进行维修,持续为中斯友谊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去参观时,一场学生毕业学位授予仪式刚刚结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莲花电视塔(也被称为科伦坡电视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莲花为仿生造型,顶部的“莲花”设计极具辨识度,配色鲜艳,是科伦坡的地标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塔由中国设计并承建,体现了中斯两国的合作成果,也是斯里兰卡最高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集通信、观光、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登上塔顶可俯瞰科伦坡城市景观与印度洋风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斯里兰卡努瓦勒埃利耶的努瓦勒埃利耶邮政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典型的英国都铎式建筑,红砖墙、尖顶钟楼搭配复古时钟,充满浓郁的英伦风情,仿佛将人带回殖民时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邮局前的复古红色邮筒极具辨识度,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斯里兰卡高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努瓦勒埃利耶的发展历程,是当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可以寄出带有当地特色邮戳的明信片,极具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的中国银行科伦坡分行,它位于具有历史感的卡西斯(锡兰)有限公司建筑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处建筑本身是科伦坡殖民时期建筑的代表之一,中国银行入驻后,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成为中斯金融合作的一处地标,体现了科伦坡多元的商业与文化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