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猪草、挖野菜时光

天南地北(拒加微信)

<p class="ql-block">  幼年,在临潼的生活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p><p class="ql-block"> 养猪是当时农村家庭生活的重要副业来源。我们家后院就建了一个大猪圈,每年最少养两头猪。由于粮食紧缺,猪饲料也很有限,通常使用少量饲料与大量草碎搅拌一起供猪食用。</p><p class="ql-block"> 春季,我们常常去麦地里给猪寻草,拿回来后洗净直接剁碎就可以喂猪。到了夏、秋季,地里草长得更加茂盛,我们除了供当下猪食用外,还需要寻找大量猪草背回来,晾干,然后用粉碎机磨成碎末储存起来,供冬季喂猪用。</p><p class="ql-block"> 我和伙伴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提着拢子到地里寻猪草。</p><p class="ql-block"> 春天,天渐渐变暖,我喜欢到麦地里寻猪草。风儿吹着我们,也吹着麦苗,我们一点一点向前挪动,毫无顾忌地徜徉在无边际的麦地里,汲取着大地的灵气、麦苗的灵气。拔取一把一把的嫩草放在篮子里,不停地收获着,心里很满足很舒适。</p><p class="ql-block"> 有时,还可以遇到麦地里的荠荠菜。抓几瓣菜叶吞到嘴里,既能解解馋,还可以缓解暂时的饥饿。要是积攒一大把荠荠菜,心里就想着,拿回去洗干净煮面条吃也很棒。我喜欢荠荠菜煮面条,特别入味,是那种泥土芳香味,百吃不厌。</p><p class="ql-block"> 夏秋季去寻草更是其乐融融,村子所在的坡底下有一大片芋子园,是我们经常去寻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芋子园很深,起码有几百亩。芋子园里有很多很多小小动物,空中飞蛾,地下爬虫,数都数不清,很难看得清楚其长什么样,却总能听到它们吱吱吱叫声不断,还可能在你不注意间叮你一口。芋子又高又大,园子里的草密密匝匝,与半个人差不多高,天气热得要命。</p><p class="ql-block"> 进了芋子园,我们先大把大把地拔草。有水的地方,生长着一些水芹菜,也要把它们一一揪下来放好。那种获取的感觉真好,不由使人心里荡起一种幸福感。就这样,我们各人忙各人的,几乎顾不上和同伴们说话,彼此只顾着向自己认准的方向挪动拔草。其实,我们都热得汗水直流。胳膊上、脸颊上被枝叶拉得留下一道道红印印,生疼生疼地,头发已经乱得不像样子,但心里热乎乎的。从小热爱劳动,所以受点累吃点苦也算不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那一大捆草和一堆水芹菜成了每次进芋子园的收益。我们把水芹菜放在拢底下,把草一头放在拢子里,另一头摔在拢子外面,一根压一根,一把压一把,严严实实的。这样一个拢子可以装很多很多草,估计也有几十斤重。我们用胳膊挎着拢圈,提起草拢搭在臀部,感觉很沉重很费劲,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几乎是挪着回家的。心里却非常高兴,端上妈妈做的饭,感觉更甜更香。</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芋子园里寻草,常有迷路、找不见伙伴的情形。那种情况下,我们就在芋子园里使劲喊着某某的名字。也许芋子园里杂音太多,或是芋子稠密空隙太小,影响太大,稍远一点都很难听得见喊声。当然我们基本上能找得着返回的路。如在回家路上才遇到某个伙伴,那一刻,肯定惊喜得欢叫一阵,彼此诉说着走丢后各自短暂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记得也有人真掉队的情形。有一次,天都黑了,我们就差一个伙伴,等了半天也不见她人影,把人急得不知该怎么办。我们边喊着她名字边走回家,把情况告诉了她的家里人。她家里人又发动村子一些年轻人,拿着手电筒,再次去芋子园,喊叫她的名字到大半夜,也没找见她。她父母哭得泣不成声,总担心有什么不测。</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她居然回来了,说是从芋子园出来时,天太黑,很害怕,刚好遇到一个同学,就去了同学家,在同学家住了一宿。搞得大家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 其实秋季我们也经常去玉米地里寻草,玉米地里的草总是极其浓密,只要手勤,很快就能搞一大拢。这时候地里的刺蓟、苦荞等野菜非常多,我们也不会放弃挖取,更珍惜大地赐予我们的这些恩惠。</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在麦地、芋子园还是玉米地,现在想想,都有它吸引人的魔力。大地宽阔清静、田野深幽迷人,几个小孩,徜徉在花开、鸟鸣,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里,寻草挖菜,像一幅画像一首歌。每当我想起来都激动万分,仿佛又回到了当年。</p><p class="ql-block"> 曾又回到那片麦地,那片芋子园所在处,可惜它们早已面目全非,只能写此文以表怀恋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