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被称为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抚远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下辖市,中国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截至2023年,全市辖区面积6047.1平方公里,共辖三乡七镇,69个行政村,一个市属国营农场和国营渔场,截至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0973人 抚远市地处沉降的三江低冲积平原东部,地势低洼,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西部略高于东部。地貌分低山地、漫平原、低平原、洪泛地四种类型。抚远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和黄金、花岗岩、草炭等矿物资源<br><br>。<br>截至2020年,全市拥有普通小学5所,小学教学点2所,初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22所, 1909年在伊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划归吉林省依兰道所辖,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1929年绥远县更名为抚远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2016年1月15日,抚远撤县建市,正式更名为抚远市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br>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br>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9]<br><br>,划归吉林省依兰道所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县更名为抚远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康德元年(1934年)伪满州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抚远县划归新设的三江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抚远县为合江省管辖。 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又归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所辖。<br>1951年4月,抚远县建制撤销,改为抚远渔业特区,原所辖东安区划给饶河县。<br>1952年8月,抚远县建制恢复。<br>1959年3月,原富锦县所辖同江镇及部分公社划归抚远县,县政府迁至同江镇。<br>1966年初,复设同江县。抚远县在原国营渔场的基础上重建,实行全民所有制体制,县政府仍设在抚远镇。<br>1978年,取消全民所有制。 2011年,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抚远归黑龙江省直接管理,行使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br>2016年1月15日,民政部批复抚远撤县设市。<br>2017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抚远市重归佳木斯市管辖。<br>2018年,抚远市新设黑瞎子岛镇。<br> 区划概况<br>截至2021年,抚远市共辖7个镇,3个乡和3个农场<br>区划详情<br>7个镇:抚远镇、浓桥镇、乌苏镇、寒葱沟镇、黑瞎子岛镇、通江镇、海青镇。<br>3个乡:别拉洪乡、鸭南乡、浓江乡。<br>3个省属国营农场:前哨农场、前锋农场、二道河农场[ <br>自然环境<br><br>位置境域<br>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地理坐标是东经133° 40′ 08″至135° 5′20″,北纬47° 25′30″至48° 27′40″,是中国最东部的市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市总面积6047.1平方公里。全市边境线长275公里。市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 土质土壤<br>抚远市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中国最大湿地——三江湿地,位于抚远市境内,湿地面积300万公顷。 地形<br>抚远市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主要为宽广而低洼的沉降平原。周边散布着一些局部的丘陵地形。在地质构造上,抚远市位于中生代同江内陆断陷的次级单元——抚远凹陷中部。自中生代起,该地区经历了以下沉为主的间歇性沉降运动,导致形成了厚重的新生代松散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层层叠加,形成了两级上迭阶地。<br>地貌上,抚远市以两级阶地和不同高度的河漫滩为主,构成了平原地貌的核心部分。大部分地区属于江河的一级阶地,而抚远市南部则是较高的冰水台地。海拔高度介于40至66米之间,而抚远三角洲的海拔最低,为34米。山地中,最高峰为两夹山,海拔高度达到279.1米。地面整体平坦,微起伏,一般的相对高差在10米左右。北部的低山丘陵在黑龙江岸边矗立,而在平原中则零星分布着一些孤山和残丘。 抚远市位于寒温带,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其气候特征表现为:<br>春天时间短,常伴随着强风和较少的降雨;<br>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且主要集中在这一季节;<br>秋季气候凉爽,湿度较高,降雨频繁;<br>冬季则漫长而寒冷,伴有大量降雪。 气象数据显示,抚远市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平均无霜期约130天,通常9月下旬出现初霜,次年5月上旬结束。年有效积温为2457.3℃,年均降水量达954.7毫米。夏季日出最早可在1时58分,日落最晚在20时5分,年平均日照时长为2304小时。 抚远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总面积达到604707.9公顷。其中,农用地占据了506373.3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3.7%。耕地面积为375936.2公顷,占总面积的62.1%,园地面积为20.1公顷。林地面积则为61030.1公顷,占10.1%,牧草地面积为33038.8公顷,占5.5%,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6348.1公顷,占6.0%。<br>建设用地面积为7297.1公顷,占总面积的1.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为4715.5公顷,占0.8%,交通水利用地为2522.9公顷,占0.4%,其他建设用地为58.7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91037.5公顷,占15.1%,包括水域28679.1公顷,占4.8%,以及自然保留地62358.4公顷,占10.3%。<br>抚远市还拥有可利用水面26752.86公顷,优良捕鱼滩地60余个。此外,有可开垦的荒原超过100万亩,其中开垦耕地338470亩,草原2733419亩,林地723919亩。 植物资源<br>抚远市拥有丰富的山地药材资源,品种繁多且分布广泛,其中不少品种的储量十分可观。主要的药材品种包括刺五加、五味子、三棵针、紫花大叶龙胆、茵陈、白屈菜、杨寄生、珍珠梅、延胡索等,以及地方特产如冰凌花、七叶一枝花等。此外,还有大活、贯众、白藓皮(八股牛)、满山红、木贼、接骨木、野玫瑰、苍耳、黄柏、大蓟、蒲公英、白头翁、唐松草、翻白草、黄芪、平贝、防风、龙胆草、黄芩、党参、玉竹、知母、百合、草乌、地丁、赤芍、独活等,共计二三百种。 在抚远市的中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建立起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这里的作物种类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水稻、玉米等。 水产资源<br>抚远市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优特鱼而闻名遐迩,是“中国鲟鳇鱼之乡”<br><br>“中国大马哈鱼之乡”<br><br>品种有21科105种。<br><br>矿藏资源<br>抚远市域内蕴藏着花岗岩、黄金、玛瑙石、草炭、矿泉水等大量矿藏 人口<br>编辑<br>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2219人。其中:城镇人口58135人,占总人口的70.7%;乡村人口24084人,占总人口的29.3%。全年出生人口420人,出生率为5.1‰;死亡人口465人,死亡率为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br><br>截至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0973人。其中:城镇人口57184人,占总人口的70.6%;乡村人口23789人,占总人口的29.4%。全年出生人口278人,出生率为3.43‰;死亡人口383人,死亡率为4.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1]<br><br><br>辖区内人口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赫哲、蒙古、回、苗、壮、朝鲜、锡伯等8个少数民族。 抚远古老的服饰民从俗,以当地古老居民赫哲族居民“兽皮服饰”为主要特色。黑龙江“勤得利段下多穿鱼皮” 而且主要是妇女 , 男女兽皮服饰 , 都要用野生植物或黑、黄棉布制成边角料 , 把沿襟、袖口、托颇、下摆染镶成云纹或小动物形状花样;女人的服装还可用贝壳或小玻璃球缝于上衣下摆处以示美观。此外,冬季头戴袍头 皮帽子, 手套皮手闷子,冬季狩猎时 睡眠用狍头皮 或其它整张大兽皮制成被褥、鱼皮裤子。 由于多民族聚集,且受特殊民俗风情影响,抚远的饮食民俗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为身在鱼乡,“吃鱼饼,喝鱼粥,四季鱼毛食无忧”,“缸盆坛罐溢鱼油”,由日积月累的饮食习俗创造了“拌生鱼”、冰雪“创花”鱼片、“清炖鲫鱼”“清蒸鱼块”、“鱼心炒青椒或炒尖椒”、“红烧白塔”、“氽鱼丸子”,以及日渐名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和鲟、鳇鱼子酱 ”,形成了地域风格别具,口味独一无二的华夏东极边陲饮食文化 姻亲习俗<br>旧时代的同姓不联姻的现象已被打破,可仍坚持同族不联姻的传统,更有“五服”内不通婚、同辈不通婚的习俗。又由于现代网络通讯的高速发 , 日常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而体现。除血缘关系外,于婚丧嫁娶活动中体现的社会集团习俗,还有业缘、地缘和学缘关系等。 有人类生活居住区,就有反映民众心意的口承语言 抚远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拥有275公里的中俄界江黄金水道。自1992年7月12日重新恢复间断百年的江海联运以来,黑龙江省的船只可以从松花江、乌苏里江驶入黑龙江,通过抚远港出境,经俄罗斯直达鞑靼海峡,再到日本海的酒田港。这条航线的开通,使得抚远市的船只可以直接出江入海,连接内地、东北亚各国及地区,包括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韩国、香港等。抚远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航道距离仅65公里,距离出海口960公里,是中国通往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经济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抚远市的深水港莽吉塔港区位于抚远镇以东10公里处的莽吉塔山东侧、小河子村西侧。陆域面积为24.8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为120万吨。港区内新建了5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泊位2个,包括件杂泊位1个、木材泊位2个。此外,港区还设有铁路装卸线2条,并配套建设了港区道路、堆场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 自2012年莽吉塔深水港货运口岸通关运行以来,进出口货物量呈现显著增长。2012年进出口货物3600吨,2013年增至21762吨,同比增长504%。2014年进出口货物41006吨,同比增长88.43%。2015年进出口货物77326吨,同比增长88.57%。2016年进出口货物150943吨,同比增长95.2%。2017年进出口货物189641吨,同比增长25.64%。过货品种也由过去的2大类5个品种增加到10类23个品种,包括木材、果蔬、冰鲜、机械设备、建材、车辆、互贸区商品、大豆、集装箱、杂货等十大类。 抚远市游资源种类多样,其中有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乌苏镇,神话故事中的白四爷庙,古老的金明文化遗址,神秘的沼泽景观,珍奇的塞北野荷,极具魅力的冬季冰雪等。最负盛名的当数乌苏镇,因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和胡耀邦题字而出名。华夏东极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乌苏镇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4个旅游名镇之一。 西山公园<br>西山公园座落在抚远镇西北隅山崖上,南连抚远山麓,西临清澈的浓江河,北傍湍急的黑龙江。公里以苏联军英雄烈士纪念碑为主体,辅以花径亭阁,周围古木参天,青松滴翠。山、水、树、碑相映生辉,风光旖旎,引无数游人举步。 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45年9月,纪念在解放抚远战斗中牺牲的27名苏联红军战士。1960年,县人民政府易地重建花岗石碑一座,高达30米。主碑两侧各有10米高的陪塔一座,四周为宽敞的石铺平台。石碑正面铭刻“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11个金色大字,背面铭刻原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题词:“中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常存 东山公园<br>东山不同于西山,东山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土生土气,这里有众多土房,众多的地、果园,是乡村的标志,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秀丽,而山顶则种满了果树,可以随便摘果子尝一尝,山顶还有一个养猪场,这个养猪场非常的大,里面的小猪猪也很热情,它们也欢迎客人的到来! 沿江公园<br>风景秀丽的沿江公园花香沁人心脾。公园中心有一城标,城标为20米高的不锈钢球体,预示着东方一颗明珠,中间是F字形,代表“抚”字,两条鱼构成Y字形,代表“远”字,是先远特产——鲟、鳇、鲑鱼的故乡。沿江公园进行了极有力的改造,沿江公园变得又大又美,宽敞的公园为抚远人民提供了集娱乐,健身一体的最佳休闲去处 乌苏镇<br><br>乌苏镇<br>乌苏镇是中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小镇之最。镇内仅有一条小路,一户人家,一座厂房,一个边防哨所,堪称世界小镇之奇。 海青荷花湖<br>抚远荷花资源比较丰富,较大的荷花泡有3处,一是海青乡四合村南3公里处的四合荷花湖,面积约40亩;二是永安村东4公里处的荷花泡,面积约50亩;三是姜明礼岗下的荷花湖,面积约60亩。湖泡中荷花密度一般在5株/平方米,每年七、八月份,荷花盛开,游人湖中划舟,随手采莲,胜游西湖,大可萌生古人“莲动下渔舟”般的盎然诗意。 莽吉塔城<br>莽吉塔城位于抚远镇东9公里的城子山上。据考证此遗址是“海西东北陆城站”十城中的第十城,即莽吉塔城。 大力加湖<br>大力加湖苇草繁茂,湖面水平如镜。32.28万亩的湖区为鹤类、天鹅等二十多种珍禽和二百多种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乐园。 黑瞎子岛<br>全岛平均海拔约为40米,地势平坦,有大面的湿地,岛上主要生长柳树、榆树、杨树、柞树和牧草,江汊纵横,水草丰盛,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白鱼、鳌花等几十种,是鲑鱼洄游的必经之路。该岛居乌苏里江口,控制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是黑、乌两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东岸即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俄罗斯远东军区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 东极广场<br><br>抚远风景<br>抚远市东极广场景区位于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是黑瞎子岛旅游名镇重点景区之一。景区占地3.6万平方米,包括河口广场、太阳亭、游廊、极标、华表、水榭、界碑、四极文化墙、中国地图、入口文化石、游船码头、汉白玉围栏等。东极广场是中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状如同锋利的军舰舰艏,劈波斩浪,将乌苏里江分为主航道和抚远水道两块,以“起航”为总体景观意象,以高39.5米的东极极标雕塑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观景广场为舰艏,象征着中国这艘巨轮正起航驶向东方,而“华夏东极”抚远,则正是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每天都在为祖国迎来最新的一轮朝阳[ 地方特产<br><br>抚远市位于中国,以其丰富的特种鱼类资源而闻名,是全国特种鱼类种类最多、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市的水产养殖业非常发达,尤其以大马哈鱼、达氏鳇、史氏鲟和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品种最为著名。这些珍贵的鱼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衍生出了多种深受欢迎的鱼制品,包括鲟鳇鱼子酱、大马哈鱼子酱、鱼松、香辣XO酱、鲟鳇鱼筋和熏大马哈鱼等。 此外,抚远市还以其蔓越莓种植业而自豪,拥有中国首个规模化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因此有“中国蔓越莓之都”的美誉。该市的蔓越莓种植面积高达4200亩。蔓越莓,又称“北美红宝石”,主要生长在寒冷湿润的环境中,全球的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美。抚远市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蔓越莓的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该地区的蔓越莓种植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打破了北美对蔓越莓种植的垄断,还填补了国内大规模种植蔓越莓的空白。蔓越莓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种植3年后可开始结果,5年后进入丰产期,届时每亩可产出高达3吨的果实。 荣誉<br>编辑<br>2019年5月18日,抚远市荣获“2019中国最美县域”称号。2020年2月,抚远市被评为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之一。同年11月25日,抚远市被列入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的名单。2021年10月12日,抚远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荣誉。2022年4月14日,抚远市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在全国排名第51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