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教育】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普通话畅行天下,用规范字书写未来

简篇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全国第28届“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宣传推广周如期而至。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马蹄营子小学围绕第28届推普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9月22日下午,举行了"普通话畅行天下,用规范字书写未来"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捧着书页,声音清亮如泉;站姿挺拔,字正腔圆地诵读着经典。大屏幕上,“以普通话畅行天下,用规范字书写未来”的标语静静闪耀,像一句温柔而坚定的承诺,推广普通话不只是教会孩子发音准确,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门——门后是共通的理解、共同的记忆,和一种“我们”的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的同学们系着红领巾的孩子站在讲台前,蓝白相间的校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其中一个小女孩握着麦克风,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我的祖国,高山巍峨,大河奔腾……”她的眼神里有种沉静的力量,像是把整片草原、整条长江都装进了心里。背景屏幕上的绿意盎然,与她口中流淌的文字遥相呼应。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诵读,而是一次心灵的共鸣——当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述对祖国的热爱时,语言已不再是工具,而是情感的桥梁,连接起每一个跳动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  四年一班的同学们诵读的《少年强》 身穿红色运动服的学生们整齐列队,像一排迎风招展的小红旗。他们齐声朗诵,声音洪亮,节奏分明。镜头对准的不只是孩子的笑脸,更是这一代人正在被塑造的精神气质。大屏幕上的自然风光缓缓流转,从雪山到草原,从江河到田野,仿佛在说: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这片土地就是共同的家园。那一刻,我看见的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无声的凝聚——语言的统一,正悄然编织着民族团结的经纬。</p> <p class="ql-block">  一年的同学穿白衫黑裤的学生站在讲台前,神情专注。他们朗诵的不是流行歌词,而是承载着文化基因的经典诗文。屏幕上的文字与图案庄重而温暖,写着“规范书写,传承文明”,日期定格在2025年9月22日,像是为这场文化接力按下了一个清晰的刻度。观众席上,老师们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这哪里是一次普通的朗诵?分明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接过了千年前的吟唱,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在一句句诵读中变得具体而可感。</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同学朗诵的充满童趣的《拍手歌》,快乐的节奏来自简单的拍手,丰富的知识藏着有趣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  四年二班的同学。一群穿着红白条纹上衣、红色纱裙的小朋友站在投影前,身后是雄伟的长城图案。他们年纪尚小,有的甚至还要踮起脚尖才能看清麦克风,但那份认真却令人动容。一个男孩用略带童音的普通话介绍:“长城是中国的骄傲,我们要保护它。”话语虽简,却字字清晰。</p> <p class="ql-block">  五年一班的同学。青春中国!”三个孩子站在屏幕前,中间的女孩一身红裙,手握麦克风,身后是天安门广场的影像。她的声音坚定而明亮:“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的中国!”左右两名男孩挺胸抬头,合诵着对未来的憧憬。那一幕让我想起一句话:语言是有力量的,尤其是当它被真诚地、标准地表达出来时。这些孩子或许还不完全懂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声音,在心中种下了认同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五年二班的同学。又是一群蓝校服、红领巾的孩子,整齐列队,面向观众。他们没有伴奏,没有花哨的背景,只有齐声诵读《接班人之歌》的铿锵之声:“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屏幕上的秋树金黄灿烂,像是为他们鼓掌。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无数个这样的课堂正在中华大地上同时上演——南疆北国,城市乡村,孩子们用同一种语言诉说同一个梦想。这声音汇聚起来,就是新时代最动人的交响。</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老师骆洮朗诵的《我的祖国》。当第一缕晨曦照亮东方的地平线,当奔腾的江河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付晓丽老师朗诵读的《师者如灯》。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用知识为我们点亮前行的路,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像一盏盏灯温暖着每一个人成长的旅程。宋海雁老师朗诵的《九月的献辞》。献给9月开学季,9月是个收获的季节。许燕霞老师朗诵的《水调歌头》。千年留着转,明月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的诗意。但愿人长久,重温苏轼那轮照彻古今的明月。</p> <p class="ql-block">  冯宝丽老师朗诵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尽显共产党人的信念与胸怀,传递春讯。</p> <p class="ql-block">  高琦老师的诗朗诵最是《最是一梦烟雨江南》。我们继续在普通话的韵律里,品味传统。</p> <p class="ql-block"> 一次全校师生经典诵读</p><p class="ql-block"> 全校学生利用晨读、午读时间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看,孩子们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着经典,让一篇篇经典诗文根植于心中。</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校园,书声琅琅。无论是在走廊边、教室里,还是在操场一角,都能听见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声音。那不是机械的背诵,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他们在用普通话触摸千年文脉,用童音唤醒古老智慧。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低头用彩笔在纸上认真书写“人之初,性本善”,一笔一画,像是在描摹心灵的底色。她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正是文化传承最朴素也最伟大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从获得观众们的掌声。足以看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之高,精心准备与付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书写规范字的比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一撇一捺书写中国人,一横一竖堂堂做人方方正正。</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次书法比赛</p><p class="ql-block">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是每位小学生努力的目标。一至六年级开展了“用规范字规书写未来”的汉字书写比赛,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学习。引导同学们书写美观的中国字,培养他们成为有素质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走廊展厅里,一幅《七律·长征》赫然入目,笔力遒劲,气贯长虹;另一幅“登鹳雀楼”则清秀隽永,配以梅花扇影,意境悠远。孩子们围在作品前,小声讨论着哪个字写得最好。一位男孩指着“更上一层楼”喃喃道:“我也要像诗里说的那样,不断进步。”这些字,不只是墨迹,更是精神的投影。当孩子们学会用规范的笔画书写祖国的文字时,他们也在一笔一画地书写着自己的品格与信念。</p> <p class="ql-block">  一位穿蓝校服的学生伏案写字,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写的是“中华”二字,横平竖直,力道均匀。旁边文具盒静静躺着,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这样的场景,在马蹄营子小学每天都在上演。写字,不只是作业,更是一种修行——修的是态度,炼的是心性,守的是对汉字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以语言为桥,筑团结之基——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画卷 </p><p class="ql-block"> 语言文字,是文明的基因,是情感的纽带,更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密码。加大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不仅是传承文化根脉的必答题,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举。</p><p class="ql-block"> 从课堂上规范的汉字书写,到普及的通用语交流;从古籍中流淌的千年文脉,到新媒体上鲜活的文化表达,语言文字始终串联着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它让大漠的驼铃与江南的渔歌同频,让高原的牧歌与海滨的潮声共振,打破地域与文化的隔阂,让“我们”的认同在交流中愈发深厚。</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标准用语的普及,都是一次团结共识的凝聚;每一次文化典籍的解读,都是一次民族精神的传承。当各族儿女用同一种语言畅谈梦想,用同一种文字书写未来,心与心的距离便不断拉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也愈发牢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马军生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并亲自为获奖班级颁发奖状,几位学生手捧证书站在在舞台中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映在“荣誉证”三个字上,也映在孩子们清澈的眼中。我知道,这些证书终会泛黄,但今天种下的种子,会在未来生根发芽。当他们长大,走遍天涯,仍能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谈,用一手工整的汉字写下思念,那一刻,他们将真正懂得:语言,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文字,是我们不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语言为舟,以文字为帆,在推广规范语言文字的道路上携手前行,让团结之花绽放在每一次真诚的沟通里,让共同的家园在文化的滋养中愈发繁荣!</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瑞华</p><p class="ql-block">图片:周树军</p><p class="ql-block">初审:马军生</p><p class="ql-block">终审:郭建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