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南美食

猫师傅2021

外出旅游,欣赏美景,品尝美食都是必不可少的。湘菜(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长沙是网红城市,也是美食之城。既有主流湘菜,又有风味小吃,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长沙有着众多的网红美食店。 <div>  湖南美食以辣为主,但我吃不了辣,所以尽量点了不辣的菜品。<br></div> 剁椒皮蛋。 咸蛋黄茄子。 这家也是长沙著名的美食连锁店。 金钱蛋,当地特色美食之一。 蟹黄粉丝煲,满满的蟹黄味。 当地的品牌汽水。 当地米饭是不限量的,直接拎着电饭煲或饭桶就上了。 小炒黄牛肉。香辣鲜嫩,来了湖南总要尝尝辣味菜。 过桥豆腐。刀切豆腐,还有几个水煮荷包蛋,甚是鲜嫩。 黄兴路步行街是长沙最重要的商业街,也是主要的美食街。 地铁站出口就在路中心。 地铁站出口就在路中心。 辣酱也是当地主要特产。 酱麻鸭也是长沙特色美食,满大街都是。 长沙米粉,也是特色。 麻辣牛肉。 珍珠丸,小点心,味道也不错。 相邻的小街巷里也有美食。跳跳蛙火锅,新鲜香辣。 相交的坡子街也是美食街。 火宫殿位于坡子街内。 <div>  火宫殿牌楼,为原乾元宫的门楼,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道光六年(1826)客绅蔡世望等重修,牌楼为砖砌,楼顶为“山”字型阁塔式建筑,墙面饰龙凤和人物浮雕。拱门上方原有清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竖书的“乾元宫”三字,后改用“火宫殿”三字。</div> 乾元宫又名火宫殿,原为火神庙,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道光六年(1826年)两次重建。乾元宫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南起坡子街,北抵火后街,西邻三王街。正殿为火神庙,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建筑宏伟。民国时期,长沙消防联合会和长沙三区第一场公所设于此。1938年“文夕”大火中,火神庙被毁,惟牌楼幸存。1941年再建时,商贩出资在庙前空坪建铺面48间,形成小吃市场。2002年,火神庙在原址重建。 火宫殿。 戏台,台上正演着地方戏,台下有很多观众。 救火车。清同治元年(1862),由火宫殿出资,从广州购回一台日本大阪造救火机。该机核心部件全金属制成,活塞泵容积大、水柱粗、射程远,使救火能力大增。(此救火车为复制品,原物已收藏于长沙市消防博物馆。)<br>  宣统二年(1910),劳松杨堂救火队指挥权正式移交火宫殿,并由从北京巡警学堂消防科专修毕业的长沙人劳远葆任消防队长。从此,火宫殿救火队成为长沙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民间消防队。从此,火宫殿救火会成为长沙消防的摇篮和发源地。<br> 火宫殿周边现在依然是长沙主要的美食地。 伟大领袖曾来过火宫殿,并留下名言“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长沙臭豆腐,当地特色。 糖油粑粑,当地著名小吃。 小馄饨。 张家界,有美景,也有美食。 三下锅,当地特产,传统土家族菜品,以腊肉、豆腐、萝卜为主料,辅以肥肠、猪肚、牛肚等多种食材混合炖煮。麻辣鲜香。 野生蕨粑粑。当地特色点心。 天门山索道附近的美食店。 血肠,也是当地特色。 肉沫炖禾渣,看着烂糊糊的,但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