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p><p class="ql-block"> 爸爸一生很曲折,十岁左右,父母离婚,他随母亲,漂泊人生,寄住在空落落的家族。家里大娘主事,一大家子人口,唯独爷爷出走,奶奶和爸爸母子俩不能成为一个家,离婚仍留在婆家,那个难可想而知。爸爸的大娘做一个围绕他小身体的布兜,里面装满待孵的鸡蛋,小身板的热量被当做孵化鸡仔的热量,天天如是,而吃饭夹菜,会被大娘故意用筷子拨开。奶奶因受刺激,精神几近失常。爷爷每月寄过来用于维持母子生活的大洋,母子也从未见到,直至 30 年以后,爷爷才知晓,这母子俩在没有他邮寄的生活费保障下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而这样的生活,填补了爸爸的少年岁月,只能母子相依为伴。好在爸爸争气,学习刻苦用功,考入扬州中学,“南扬中、北南开”,这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两所中学之一,这是爸爸命运的一次转机。按照常理,他的聪慧好学,会给他带来一个光明的前途。可现实是,患病的母亲、家庭的重负,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不能在这个年纪奢望、体会家的温暖,现实也不能维护他的梦想。中学毕业,他选择了师范,因为师范免费培养,而且毕业就有一份有工资的工作,可以照顾患病的妈妈,担负家庭责任。在这样的内心驱使下,他带着母亲去师范上学,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她,这对于一个 15、6岁的孩子,困难可想而知,最后实在不能兼顾,他无奈把母亲送回原籍上海罗店,托付给大姨照料,他继续在泰州师范求学。师范毕业,爸爸被分配到国家一机部,这是命运的又一次转机,国家大部委需要有知识青年的加入,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爸爸很开心、高兴,每天骑着单位发的自行车,在北京各地基层调研。不到半年,支援东北建设,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热浪感动全国,发展工业,建设城市,在空前的时代热潮和使命的召唤下,爸爸跟找他谈话的领导,表明了自己投身建设的想法,他说那个时候,母亲在上海,父亲不知道在何处,18 岁的他只有自己拿主意!风雪交加的冬天,爸爸和众多热血青年一起,从北京坐了一宿的火车来到东北的这座城市,走出火车站大门,大烟泡刮的让人睁不开眼睛,刺骨的寒风扑面袭来。一驾接站的马车早已等在那里,热血青年们坐上接站的马车,经过两个小时的辗转颠簸,这群青年被拉到一处旷野,几处孤零零的土坯房,接站人员告诉,这就是要建设的工厂现址。到大东北的第一宿,爸爸和同伴们就住在这样简陋的土坯房子里,四处漏风,第二天早上起来,脸盆里的水已冻成冰块。困苦的环境,没有让他们退宿和转身离开,反是很快的和工人师傅们融合到一起,建厂房,上设备,火车道线连到工厂,没有运输机械,超大型设备来了,几十个人靠肩扛绳拽木杠撬,也要安装到位,那就是那个年代的精神斗志。不到两年,一座新中国的知名工具企业拔地而起,爸爸也成为建厂的开创者,之后的日子,工作、生活一切如常的到来,娶妻成家,有了三个娃,他已习惯了北方生活。进入正轨的生活,让一道而来的同学们萌生回到南方,回到祖籍的想法,而爸爸却打消了所有念头,此时他习惯了东北的岳父岳母,他们成为他最亲的人。第一次去岳母家,鞋子漏个洞他自己浑然不知,哪有穿着漏脚鞋上门的新女婿啊?是东北人的热情,岳父母的接纳,让他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他喜欢这些兄弟姐妹、父母齐全的大家庭,作为大姑爷,他也和妈妈一起忙着帮岳父母操心这些弟弟妹妹。WHDGM 的到来,无情的命运再一次的眷顾他,知识青年的他被当做“臭老九”下放劳动,成宿加夜班还吃不饱,深更半夜靠在机床旁,只能靠吃大葱顶饿,继续开机床。困苦的岁月,蔬菜缺乏,秋菜上市,他和妈妈去捡职工分菜剩下的菜帮菜叶,让厂长看到,知识分子有三个娃,生活也很艰辛。运动结束,地方政府照顾这些支援建设的南方籍同志身体,每月家庭粮食本上,有了五斤大米的定量,让一直吃粗粮的他很满足。但五个人的家庭,妈妈当时没有工作,靠他一个月 38.9 的工资支撑,仍是捉襟见肘。农村来亲戚,油粮更得计划着花,家里有一个装粮票、肉票、布票的钱包,上面写满标记,而此时,每月给上海独居的母亲寄 10 元钱,一直是多年雷打不动,开支立即寄走。 </p><p class="ql-block"> 收入少,孩子多,妈妈做衣服做鞋,垒院子,砌土炕,凡是能自己干的,妈妈一分钱都不错花,剪头都是爷四个的头一排坐好, 妈妈一把推子全解决!日子转好的 1976 年,夫妻俩做出决定,把 70 多岁的奶奶从上海接来同住,多年没有对她照应,一旦有了能力,尽尽儿女孝心,不成想北方的严寒,让久居上海惯了的奶奶不适应,感冒不断加重,直至肺部感染,仅仅享受了八个月的天伦之乐!爸爸妈妈为此悲伤至极!过了十年,赶上国家政策允许最后一次子女接班,爸爸选择了提前退休,让子女顶替,那一年他 51 岁,时隔几个月,再一次和乡镇企业命运联系到一起,和一群大学生去创业,这一干就是 19 年,70 岁爸爸“正式”退休,并患了白内障,手术后重见清晰。爸爸的晚年很知足,我曾问他当年若不是一时冲动,支援边疆,你应该退休是北京部委公务员工资,至少 1~2 万,而走入企业,只拿到几百元,最后涨到 3000!他笑着挡我的话,我们这一代人,从没想过那么多!不想那些,现在挺好的!我为那一代国家的建设者们自豪!</p><p class="ql-block"> 二次工作,也让他为这个乡镇环保企业付出了巨大辛劳,开设销售网点,完善企业管理,他走遍南方、北方各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只要你需要企业的环保产品,他把自己在大厂工作的经验,全部给了这个年轻的企业!退休 10 年,一辈子的忙碌生活终于有了停顿,那时候旅游,刚刚在他们这一代人头脑中出现,在这之前,妈妈从没有专门去过什么景点,上一次的二人出游,还是结婚第一次回祖籍省亲,走了上海南京,回到老家扬州。这一次,他带着母亲去了北京、海南、山东、云南,那是他们此生中最开心的一段,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 2014 年10月,他被查出肺癌,五个月后痛苦离开,这就是我的爸爸,9.23 出生, 3.29 去世。去世后,我写了《永远的目送》,在地方媒体整版发表,寄托全家人对他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329,923,这三个数字,冥冥中的巧合,让我此生永记!</p><p class="ql-block"> 江水静,秋已凉</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爸爸,并开启下一个200篇的文字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