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起收敛身体是关键 饮食调理为基石

黄家医圈朱大夫

<p class="ql-block">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平衡之美。</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古代,秋分被细致地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因阳气旺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渐盛,雷声便悄然隐退。“二候蛰虫坯户”中的“坯”意为细土。随着天气转冷,蛰伏的小虫开始躲入洞穴,并用细土封住洞口,抵御寒气。“水始涸”则描绘了降雨减少、气候干燥的景象。水分蒸发加快,湖泊与河流水量缩减,沼泽和水洼逐渐干涸,昭示着季节的更替。</p><p class="ql-block"> 秋分是身体进入收敛状态的起点,日常保健尤为重要,掌握正确方法尤为关键。疾病源于生活,调养也需回归生活,顺应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食材,对健康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锁阳大黄敷脐方</p><p class="ql-block">材料:锁阳10克,大黄5克,艾绒5克,蜂蜜适量。 </p><p class="ql-block">功效:润肠通便,呵护肠胃健康。 </p><p class="ql-block">操作方法: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将锁阳与大黄研磨成粉,加入蜂蜜与艾绒调制成膏状。取少量药膏加热后涂抹在纱布上,敷于神阙穴,每次10~15分钟,冷却后更换,每周可进行3~5次。</p><p class="ql-block"> 石斛沙参炖鸡汤 </p><p class="ql-block">材料:石斛15克,沙参15克,茯苓15克,去皮土鸡250克,生姜2片,食盐适量。 </p><p class="ql-block">功效:滋阴润燥,祛痰止咳,为秋日增添滋润。</p><p class="ql-block"> 山药党参猪肺汤 </p><p class="ql-block">材料:猪肺半个,党参、山药各15克,蜜枣2个,食盐适量。 </p><p class="ql-block">功效:补肺固表,益气健脾,为身体筑起温暖防线。</p><p class="ql-block"> 太子参玉竹煲排骨</p><p class="ql-block">材料:猪排骨300克,太子参10克,玉竹15克,生姜2片,食盐适量。 </p><p class="ql-block">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让呼吸更加顺畅。</p><p class="ql-block"> 山药百合粥</p><p class="ql-block">材料:大米100克,山药片、百合各20克。 </p><p class="ql-block">功效:化痰止咳,强健脾肺,为身心注入柔韧力量。</p><p class="ql-block"> 乌梅菊花茶</p><p class="ql-block">材料:乌梅9克,菊花5克,生甘草3克。 </p><p class="ql-block">功效:润肺防燥,为秋日添一抹清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