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880号邯郸北响堂石窟

晏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响堂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北麓,是北齐皇家佛教艺术的核心遗存。其开凿始于东魏末年(547年),作为邺城与晋阳两都往来的礼佛行宫,并融入陵寝功能 。现存洞窟22座,以大佛洞、刻经洞、释迦洞为核心,保存造像4300余尊、摩崖刻经13万余字,开创了中国石窟刻经的先河 。其艺术风格融合印度犍陀罗技法与鲜卑胡风,佛像宽肩鼓胸、衣纹简练如“曹衣出水”,飞天浮雕体态婀娜,形成独特的“北齐样式”,对隋唐佛教艺术影响深远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常乐寺遗址:山下千年古刹遗存,现存金代石碑与宋代经幢,2025年出土的“常乐寺”墨书瓷碗,揭示其宋金时期规模远超现存残垣。八角九级砖塔与残佛躯体相映,塔檐斗拱上的莲瓣装饰,仍可见当年“河朔第一古刹”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长乐寺前仰望鼓山,北响堂石窟几乎就在山顶,我望而生畏,又下山去坐了景交车才上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鼓山上看,下面是邯郸的峰峰矿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拾级而上,石阶在脚下发出清响。大佛洞穹顶漏下的阳光,将释迦牟尼像的衣纹镀成鎏金。指尖轻触中心柱空洞,石壁残留的凿痕仍带着北齐工匠的温度。转身步入刻经洞,手电筒光束扫过《维摩诘经》,字体在阴影中起伏如浪,仿佛听见唐邕写经时的笔锋破空声。数字展示中心的3D佛首突然睁眼,瞳孔里流转的不是石材的冷冽,而是工匠在油灯下反复修改的温柔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佛洞:北齐皇家石窟的巅峰之作,高12米的中心塔柱三面开龛,主尊释迦牟尼像高5米,背光浮雕七条火龙与火焰纹,阳光穿透穹顶时,佛像眉眼低垂似与观者对话。中心柱顶部空洞为高欢衣冠冢,虽经千年仍保持神秘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心塔柱式大佛洞相传秘藏高欢灵柩。佛像承北魏之韵,启隋唐之风,圆润健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释迦洞的覆钵塔顶设计独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常乐寺宋代古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以上文案为豆包和deepseek所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邯郸工作了16年,几乎没有听说过北响堂这样的古迹,可见90年代以前的中国旅游业之萧条与闭塞。如今我在走过全国四大著名石窟之后,才翻过来看这号称第五大石窟的北响堂,颇有几分感慨。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提高太快,快到我们几乎不能察觉到他的速度。50年前我们还在憧憬着怎样才能吃饱饭,能多吃点肉。我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攒钱,想要将来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可现在一切都已经超额的实现了,不但能在国内畅游,还可以走到世界许多地方。像做梦一样。有幸生在中华,知足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一集;美篇879号殷墟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一集:美篇881号正定荣国府,欢迎关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喜欢我美篇的朋友也可以去我的抖音看看,我的抖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作品已经达到了将近500个,关注度和点击量也是越来越高。内容很丰富,包括本人旅游过的37个国家和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著名与小众景点。既可以作为观赏品,也可以作为旅途攻略的参考。热烈欢迎你的关注。先谢在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