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写在前面的话:我是搞教育的,清楚现行教育痛点突出,教师投入课堂教学的精力不足半数,大量时间耗费于非教学事务,既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学生成长。我诚恳建议,减少教师非教学负担,精简检查、创建、评比项目,明确家校教育责任边界,让教师专注教学育人,为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筑牢根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佛坪中学与汉中龙岗学校成功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在实施双向交流等举措的这段时间里,双方教师频繁互访,毫无保留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联合教研活动。这些举措无疑将有力助推佛坪县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佛坪中学务必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在龙岗学校的悉心引领下,不断汲取先进经验,完善自身教学体系。作为佛坪中学的教师,更应抓住机遇,奋勇当先、积极作为,从主观层面而言,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在看到合作办学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客观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当今教育领域,众多教师难以将主要精力聚焦于课堂教学,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其背后是复杂交织的社会因素。而且,这绝非是学校和教师自身能够独自应对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凝聚合力,在推进合作办学等积极举措的过程中,同步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共同推动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下,众多教师深陷非教学事务的泥淖。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需应对各类检查、评比、填表、迎检、创建等工作。这些与教学核心关联度极低的事务,宛如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使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难以尽情施展才华。从教学层面审视,教师精力分散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滑。课堂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若无法全身心投入备课、授课与辅导,便难以精准把握教学内容,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学生可能因此无法充分汲取知识养分,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整个教育生态都将遭受损害,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也会严重缩水。从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而言,精力错配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需要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如参加培训、研究教学、开展教研活动等。然而,过多的非教学事务占用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自身专业发展,逐渐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创造力也随之消磨殆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本应围绕教学开展工作。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受到行政化倾向的影响,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完成上级部门的各项任务上。这些任务往往与教学关联度不高,却要求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例如,一些学校为应付各种检查,要求教师准备大量文件资料、布置场地等,导致教师无法专注于教学。这种行政化倾向使学校的管理偏离了教育本质,教师沦为了行政指令的执行者,而非教育教学的引领者。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日益高涨。他们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还要在品德、艺术、体育等方面有所建树。这种期望本身是积极且值得肯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转嫁给学校和教师,要求教师承担起本应由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例如,部分家长要求教师额外辅导孩子作业、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等,这使得教师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当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迫使学校和教师将大量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追求短期的教育成果,一些学校和教师采取了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手段,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让教师陷入了疲惫不堪的状态。同时,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也忽略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创新,使得教师缺乏改革的动力和勇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一方面,要精简各类检查、评比项目,避免学校和教师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对于必要的检查和评比,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让学校和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例如,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让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质,将教学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明确教学与非教学事务的边界,避免将过多的非教学任务强加给教师。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例如,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和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教师,而要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与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中健康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社会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要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同时,要营造尊重教师、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誉。例如,媒体可以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社会了解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增强社会对教师的认同感和尊重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改变教师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教学的现状,是一场涉及全社会的深刻变革。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回归本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b></p>